下午第一节是化学课,孙娇讲课讲到一半,不经意间看到陈小帅正襟危坐,煞有其事的样子。 不知想到了什么,把书暂时放下,笑道: “陈小胖,难得啊,今天这么给面子,没有开小差,也没有睡觉。” 此话一出,教室里顿时笑声一片。 看来孙老师今天心情不错,同学们都轻松不少。 要是以前,陈小帅也就忍了。 我学习不好,我有罪,你说的都对。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我陈小帅已经不是以前的陈小帅了! 陈小帅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严肃道:“孙老师,我叫陈小帅,不叫陈小胖!你是一个老师,请不要随便给学生起外号!” 豁! 同学们惊住了! 跟孙老师刚正面,头真铁! 而且! 你是忘了她的战绩了? 李大头回头看看余浩,那眼神的意思:小帅是肿么肥似? 余浩一摊手:不知。 两个人都为陈小帅捏了把汗。 李峰有些坐立不安:这陈小帅不会真的脑子坏了吧? 真是那样的话,他可是脱不了干系的。 孙娇就是想活跃下课堂气氛,效果也达到了。 可是! 没想到陈小帅敢回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她下不来台了。 想发火,但陈小帅那话,说的太合理了,一时想不出来该怎么反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起外号确实不妥当。 孙娇臭着一张脸,平复了半天,最后不悦地说了一句:“学习不行,嘴巴倒是挺伶俐的!” 就想揭过这篇,继续上课。 哪知道,她那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去,陈小帅不让她下,不依不饶道: “孙老师,我学习怎么不行了?就凭以前的考试?我实话跟你说吧,我那是嫌题目太简单了,懒得做而已,并不是不会做!” 这下子,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 震惊! 摸了下老虎屁股,老虎没理你,你小子见好就收就得了。 还不过瘾,要拔根虎须玩? 这是飘到哪了? 这话何伟光都不敢说的,你一个学渣说考试太简单? 陈小胖今天是喝了二斤白酒来上学的? 还是出门忘记吃药了? 余浩和李川忍不住想到:难道是那天脑子撞坏了? 周雪长舒了一口气:还好,前几天果断拒绝了他,不然我得跟着被笑话死。 孙娇心中冷笑:刚才那个话不好接你,说到学习方面,你还来劲了?这不是找不痛快吗? “哦,真看不出来,原来陈小帅同学一直是深藏不漏啊,那我出道题考考你怎么样?” 言语间,嘲笑之意明显。 “你出题吧,老师!”陈小帅自信道。 废话说的再多也没用。 行不行。 做了,就知道了! 只要那感觉还在,不带怕的! 孙娇笑了笑,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a2+、Cl、NO3B.Na+、Ca2+、I、NO3 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 写完,转过身来,她还没问,陈小帅就答道:“选A,老师!” 孙娇眉头一动,不置可否道:“能说说为什么吗?” 四分之一的概率,这家伙是蒙对的吧! 对,一定是这样! 只听陈小帅慢条斯理道:“B.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且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Fe3+,酸性溶液中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C.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Al3+,故C错误;D.HCO3-与酸、碱均反应,一定不能共存,故D错误;所以选A!” 嗯?啥情况? 铁树开花了? 孙娇不相信:“这题是基础题,很简单,我再出一题,你有信心答的上来吗?” “老师你尽管出!” 甲乙两同学对保存已久的Na2SO3试剂进行试验探究。 取适量Na2SO3样品于洁净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全部溶解。 (1)测上述溶液的PH值,其PH值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甲认为已变质,乙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 (3)假设试剂由Na2SO3和Na2SO4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他们决定继续探究,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溶液,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陈小帅同学,你上来解题!” 说是一题,其实可以说是三题。 不过,陈小帅也没有计较,不到三分钟。 刷刷刷! (1)......SO32-+H2O=HSO3-+OH- (2)溶液中的NO3-和H+在一起有强氧化性,会把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 (3)步骤1......,步骤2......,步骤3...... 搞定! 下面的同学看傻了,写的好像挺像那么一回事的,这家伙,真的会? 何伟光放下笔,看看白纸上自己第二题只写到一半,眉头紧锁。 对不对两说,陈小帅这家伙很快无疑了! 陈小帅搓着手,腼腆的笑道:“老师,你看我做的对不对?” 孙娇仔细一看,吃了一惊,完全正确! 可是,有学渣变学霸的事情吗? 有,但是极少,而且是需要下极大苦功,花很长时间才行! 反正她执教七八年来,从没遇到过,只是听说过。 孙娇不相信陈小帅是其中之一。 怎么办?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可是栽了两次了! 这以后在学生面前,腰板都挺不直了! 看来一般问题真难不住他,孙娇想了下,计上心来: “陈小帅,看来老师平时上课,你还是听了些的。这样,我再出最后一题,如果你还能答出来,老师就收回先前的话,怎么样?” “没问题。” 孙娇拿出手机,开始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那道题是她课间在网上看到的,高二化学竞赛的一个题目,她一时都没解出来。 她不信,陈小帅这能解的出来。 到时候他做不出来,训他一顿,打击一下,再鼓励几句,这个面子就回来了。 完美! 题目如下: 现正开始使用一种安全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意外。这种气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0~5%NaNO3、0~5%陶土、23~28%Fe2O3粉、1~2%SiO2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撞车时,约在10毫秒(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2NaN3=2Na+3N2(365℃分解)反应在约30毫秒内完成,袋内充满N2气而胀大,阻止人体前冲。在以后的100~200毫秒内气体“消失”,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氧化钠。 (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失”、Na变成Na2O过程各需什么物质。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 (2)若气袋内放300gNaN3,在充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大气压,300K)气体。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4大气压(此时为350K)。问袋的体积有多大? (3)配方中Fe2O3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 (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键等长(116pm)。写出其电子结构式; (5)怎样做到即使混合物在30毫秒内迅速分解,但又不燃烧、爆炸? 下面的同学一看,集体傻眼,跟看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 拿起笔试图解题(装逼)的同学放下了笔。 开玩笑呢?这是高中生做的题目? 何伟光握笔的手指都发白了,愣是一个字没写出来! 脑子中搜索了之前学到的所有化学知识。 可是,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余浩,第一题都没看懂,别说这个。 扫了一眼,老师没注意他,安全,继续低头。 封面上七个大字《侯哥岂是池中物》! 这道题,陈小帅没有贸然去做,看了一下,将资料印在脑子里,想了大概一分钟,才开始动笔。 (1)NaN3分解供产生N2,陶土、SiO2吸附N2,Fe2O3使daoNa变为Na2O。 (2)V=zhuan6.shu9×0.082×300=169.7(L) V=6.9×0.082×350/4=49.5(L) (3)6Na+Fe2O3=2Fe+3Na2O (4)图(略) (5)......原料粉碎、混匀、成型,使反应快、扩散快,反应要足够快,使所释放的热“全”用于后续反应,而不使气袋明显升温...... 笔走龙蛇,没有丝毫停顿,一气呵成。 陈小帅放下粉笔,淡淡的说道:“老师,做完了!” 孙娇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对着陈小帅的答案看了有十分钟,期间不时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各种公式,把陈小帅的答案代入验证。 最后一看,好像,真的,做对了! 孙娇尴尬的放下粉笔,有些失神。 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这是穿越了吗? 现在连个学生都不如了? “老师,我做的对不对?”陈小帅看孙老师在那一直发呆,忍不住出声道。 这老半天的,你这是故意罚站我还是怎样? 孙娇这才回过神来,勉强扯出一个笑容:“你做对了!” “老师,我可以回去了吗?” “当然,你回去吧。咳,我前面说到哪了?我们接下来继续讲书本上的内容......” 后面的课,孙娇明显不在状态,有两个地方还说错了。 陈小帅一不做二不休,站起来大声的纠正了过来。 教书,是件很严谨的事,容不得一点马虎。 孙娇气的七窍生烟,脸更黑了! 还没地方发作! 虽然没有得到老师的道歉,但是很明显老师已经哑口无言了。 这样就行了,适可而止,得给老师留几分面子,毕竟还在学校。 陈小帅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做人嘛,要低调! 孙老师全程低头讲课,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匆匆忙忙的离开了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