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进全民守法, 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 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 把 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由易到难、循序 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 录, 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形成守法光 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 觉行动。” 2016 年4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 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 年) 》,简称“七五” 普法规划。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 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 是实施“ 十三 五” 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七五” 普法规划指出: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 从不 同群体的特点出发, 因地制宜开展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 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 深化法律进机 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 主 题活动, 完善工作标准, 建立长效机制。 特别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深 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 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多年普法实践证明, 普及法律知识, 提 高法制观念, 增强全社会依法办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广 大农村进行普法教育, 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需要。 多年来, 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极大成功, 农村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大大得到了提高。但是, 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原因, 现阶段我国一些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还不 高, 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现象虽然较原来有所改变, 但仍有相 当一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仍很淡化, 不懂、不愿借助法律来保护自 身权益, 这就极易受到不法的侵害, 或极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严 重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步伐。 为此, 根据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及“七五” 普法规划, 特别 是根据广大农村农民的现状, 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 特别编 辑了这套《全国“七五” 普法学习读本》。主要包括了广大人民群 众应知应懂、实际实用的法律法规。为了辅导学习, 附录还收入了 相应法律法规的条例准则、实施细则、解读解答、案例分析等; 同 时为了突出法律法规的实际实用特点, 兼顾地方性和特殊性, 附录 还收入了部分某些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非法律法规的政策文件、管 理制度、应用表格等内容, 拓展了本书的知识范围, 使法律法规更 “接地气”, 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实际应用。 在众多法律法规中, 我们通过甄别, 淘汰了废止的, 精选了最 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 况了, 却没有颁布新的, 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 只得保留原有条 款, 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 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 经过归类组合, 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 常全面系统, 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非常适合用于 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 是全社会“ 七 五” 普法的良好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