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自然不会将沈平推出去。 皇后既然已经主动出击,那沈平在国子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贵妃沈宁看向沈平,露出欣慰笑容,“有你这句话在,姐姐就已经非常高兴了,但姐姐不能眼看着你遭受算计,办法姐姐会想的!” “没错。” 沈青山应声道:“陛下如今不是还没表态吗?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沈张氏看着沈平的眼眸中,同样流露着欣慰,“平儿,你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凡事有爹娘!” “爹!娘!姐姐!” 沈平眼眸坚定,不肯退让,“我知道姐姐如今遇到难处了,姐姐平日里对我这么好,如果这个时候我若不上,岂是大丈夫所为?不就是读书吗?这跟爹每日处理七个时辰的政务,跟娘打理府中上下,跟姐姐在后宫勾心斗角又算得了什么?” “我相信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也坚信自己能读好书,于科举中取得好成绩,然后堂堂正正进入官场,成为爹和姐姐坚强的后盾!” 说着,他站起身来,深深揖礼,“希望爹、娘和姐姐成全,给我一个报答你们的机会!” 此话落地。 沈青山、沈张氏和沈宁三人眼眸中,已经有泪水打转。 “好!不愧是我沈家儿郎,有血性!如果你真这么想,爹支持你!” “长大了,我们平儿是真的长大了,知道体谅爹娘和姐姐的不易了。” “沈平,你今日真是令姐姐刮目相看!” 他们真是没想到,沈平今日竟然会如此懂事。 沈平决绝道:“爹、娘、姐姐,我绝不是意气用事,国子监我一定要去,秋闱我也要参加,我要让那些等着看我沈家笑话的人知道,我沈家没有废物,他们的刁难,只会成为我沈平向上爬的垫脚石!” “有志气!” 沈青山看向沈平,眼眸中满是骄傲,“大丈夫理应如此,爹支持你!” 沈张氏喜上眉梢,“平儿,不管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娘都为你自豪。” 沈宁眼眸中满是对自己弟弟欣赏,“不愧是我沈宁的弟弟!” 在他们眼中,没有对沈平能力的质疑,只有对他懂事的认同。 沈张氏起身,“饭点都已经过了,咱们边吃边聊。” 沈青山虽然是侯爵。 但沈府却并不大,而且没有佣人。 沈宁身为楚皇最宠爱的贵妃,平日里对沈家的赏赐肯定不少。 但沈府却依旧保持简朴。 因为他们知道沈家能有今日地位,靠的是沈宁。 所以他们不愿铺张浪费,不愿穷奢极欲,更不想授人以柄,给沈宁添麻烦。 这也是沈宁成为贵妃这么多年,从未被沈家牵连的原因。 沈家每个人都在努力维护这个家。 片刻。 沈张氏将几盘菜端上桌案,菜很简单只有一盘炒鸡蛋,一盘炒茄子和一盘咸肉炒白菜。 虽然这菜很素,但沈宁没有成为贵妃之前,沈青山不过是一个小吏。 他们家连这样的菜都吃不上。 这三盘菜对于楚国普通百姓而言已经算是奢侈。 “娘。” 沈宁柳眉微扬,疑惑道:“家中没有银子吗?为何总吃这么素?” 沈青山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这菜已经很好了。” 沈张氏解释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何况你身为贵妃,在后宫举目无亲,上下都要打点,娘这钱得存着以备不时之需,你们不是总说什么未雨绸缪吗?娘这就是未雨绸缪,你爹还是小吏时,咱们连这样的日子都过上,人要知足,算计不到要受穷的!” 说着,她反问道:“你的钱够不够用?若是不够娘给你拿一些。” 沈宁无奈道:“娘,您不用操心我,陛下的赏赐多着呢!” 沈平看着一家人,心中说不出的舒坦。 政务通达且内卷的侯爵爹。 精明能干且沉稳的贵妃姐。 还有居安思危且勤劳的娘。 沈平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干了什么好事,老天竟然能让他穿越到一个如此托举他的家庭。 半个时辰后。 沈宁吃完饭,交代两句便匆匆回宫了。 沈平的小皇子外甥还在宫内,所以沈宁每次回来都不能待太长时间。 毕竟后宫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她还要告诉楚皇,沈平愿为朝廷表率去国子监读书,而后参加秋闱的事情。 沈青山回到书房处理政务,继续内卷。 沈张氏打扫着院子。 沈平则是一个人回到房间躺着,梳理着今后事情。 除姐姐沈宁之外,沈平其实还有一个弟弟,不过弟弟外出习武未在京师。 如今姐姐沈宁虽然受到楚皇恩宠。 但她在后宫和朝中没有依靠,而且被皇后视为眼中钉,举步维艰。 沈宁若是被皇后扳倒,沈家都将万劫不复。 所以沈平如今还真不能躺平,这国子监他必须入,这秋闱他也必须参加。 沈平可不愿这样温馨和睦的一家人,惨遭迫害。 ...... 翌日。 宫中传来消息让沈平前往国子监太学读书。 国子监分为国子学、太学、四门馆、律学、书学和算学等。 其中太学以五品以上及侯爵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 沈青山身为侯爵,所以沈平只能入国子监的太学。 不过这对于沈平而言没什么所谓,毕竟在楚国无论国子学、太学,还是四门馆,学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只要学的是儒家经典,考的是八股文,他便信心十足。 今日沈张氏特地叫了辆马车,将沈平送到国子监。 沈平刚刚下了马车。 一名身着华服的男子便迎面而来,“请问是沈平兄吗?” 沈平看着男子,微微点头,“正是在下,不知这位兄台?” 男子拱手道:“我叫刘子晋,国子监太学崇志堂学生,我姐姐乃是淑妃,我姐姐平日里与沈贵妃关系极好,昨日姐姐特地派人叮嘱我,沈兄初来国子监读书,要照顾好你。” “原来是子晋兄。” 沈平还礼,“我听我姐姐提起过你。” 刘子晋笑道:“你姐姐和我姐姐是朋友,那今后我们两人就是朋友。” 说着,他低声道:“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今后肯定会有人刁难你。” 沈平眉梢微扬,问道:“皇后安排的人?” 刘子晋微微点头,没有言语。 沈平无惧无畏,“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有什么手段。” 随后刘子晋带领沈平直奔国子监内而去。 当他们进入国子监太学崇志堂之时。 崇志堂二十个座位,已经坐满十八人。 刘子晋带着沈平走向后排两个空位。 堂内十八名学子的目光纷纷落在沈平身上。 有好奇、有淡漠、有轻蔑、也有不屑...... 沈平面露淡然,无视一众学子的目光。 与此同时。 太学博士杜春芝手拿一本《论语》走入堂中,扫视众学子开口道:“谁能回答我昨日提的问题,《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这个“习”究竟有几层含义?” 学子赵青闻言,站起来指向沈平,“杜先生,今日堂中来了一位新生,不如让他来作答如何?” 听闻此话,堂中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沈平身上。 赵青嘴角更是掀起一抹冷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