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杏眼圆睁,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与疑惑。 对于天气雷达,天线的设计至关重要,相当于雷达的眼睛,同时也是含金量极高的技术难题。 只见江川竟然把她辛苦设计的天线初步模型直接删除。 江川却镇定自若,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林师姐,别着急嘛!” 说罢,他的手指在鼠标上轻快地点击着,迅速打开了工业级 3D 设计软件的参数设置界面。 他在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刚刚从气象军武系统中获得的知识,有条不紊地输入着各项参数。 “首先,咱们来确定天线的关键参数。既然预期探测范围和精度要求高,天线的增益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值,这样才能确保电磁波的有效辐射和接收。” 江川一边说着,一边在软件中调整着增益相关的数值, “对于抛物面天线而言,其口径大小直接影响增益,咱们这次采用大口径设计,这样可以获得更窄的波束宽度,提高空间分辨率。”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输入着精确的口径尺寸数值,同时眼睛不时扫视着屏幕上弹出的参数变化曲线, 随着参数的确定,江川熟练地运用软件的绘图工具开始绘制天线的轮廓。 他先勾勒出抛物线的基本形状, “看,这就是咱们大口径抛物面天线的初步形状,接下来要对其进行细节优化。” 江川一边解释道。 他在抛物面的边缘部分微微调整曲线,使其更加平滑,以减少信号的散射和损耗。 然后,他又添加了支撑结构的设计,考虑到天线的重量和稳定性,他精心计算着支撑点的位置和强度,在软件中绘制出合理的支架结构。 林婉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原本的焦急逐渐被惊讶所取代。 她没想到江川对工业设计软件如此熟练,操作起来犹如行云流水。 短短十几分钟,难度极大的新型天线设计就跃然图上! 虽然没有经过实际检验,但是经验丰富的林婉清一眼就能够从参数和造型上看出其不凡之处,绝对是区别于普通雷达的先进创新设计! 完成天线设计后,江川并没有停歇,继续对雷达的整体机械结构进行改进。 发射机、接收机、电路模块设计......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两个半小时后,一份完整的天气雷达成品 3D 模型完成,其精致的设计和合理的结构让人眼前一亮。 而一边的林婉清眼中的惊讶早已经被震撼所替代,嘴巴不自觉张大。 “江师弟,你......你这也太厉害了!这设计简直超乎想象!你怎么做到的?” 林婉清推了推眼镜,大眼睛扑闪扑闪,简直有些怀疑人生。 自己一个研究多年的博士,竟然被刚入职的师弟轻松研发出困扰她的难题。 这到底谁才是博士? “可能是我之前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吧,比较熟悉这一块,这还只是纸上谈兵,等造出来测试才知道真实的性能!” 江川摸了摸后脑勺,自谦道,随后转移了话题: “对了,既然上面给我们批了经费,咱们就赶紧联系生产商那边,按照模型制造出来,进行测试吧!” “也是!” ...... “怎么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