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颜色全文免费阅读_阳光的颜色最新章节

分类:励志小说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4076

序言:阳光的颜色是温暖的颜色

梅雨墨

认识柴荣君是因为我执编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的作者遍布大江南北,由于我做事比较认真,而且在文学圈子里也并没有浸润很久,所以选文章无论新人还是旧交都是靠质量取胜。看见好的文章也不管这个作者是哪一级的作协会员或什么协会会员也不是,只要觉得文章动人,那就发。这样一来,还真的吸引了不少作者投稿,也着实有不少质量不错的文章投来。

阳光的颜色全文免费阅读_阳光的颜色最新章节

柴荣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柴荣君的文字清新素雅,感情饱满充沛,文章中处处充满自信。她生活在河北省滦州市,这是一个唐山市代管的县级市,她深爱着生她养她的这片北国的土地,喜欢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认真地去诠释生命。

随着柴荣君一篇篇的文字投稿给西散原创,我慢慢地和她熟悉了起来,而且知道了她的不少事情。柴荣君在滦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工作,是一名迎接新生命的白衣天使,曾担任滦州市雷庄镇阳光的颜色中心卫生院副院长20余年,从2017年开始,她担任了滦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柴荣君笔耕不辍,有大量的文字发表于期刊和网络平台,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不仅被选上了滦州市作协的副主席,还担任了《滦河文艺》的编辑。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些就是柴荣君的全部,那可就错了。其实,柴荣君的成长历程相当励志,而且让人敬佩。柴荣君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女儿,姊弟五人,她排行老二。她三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高烧一夜之后,虽然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但却从此落下了后遗症。她的小时候是在小伙伴尤其是男孩子的嘲笑声中成长的,好在六年级时,她找到了读书的乐趣,且一发不可收拾,《少年文艺》《辽宁青年》《绿野仙踪》《大刀记》等都是她的最爱。她一头扎进了书籍的海洋,成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也从此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人。

因为阅读,她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初中毕业,她高分报考了唐山幼师美术班,但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被录取。后来,她复读后上了滦县一中,那时她就更不在意自己的跛行了,甚至在高中时代,她还选择登上演讲台演讲,积极竞选学生会干部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之后,她的诗文在当地报刊《滦河文艺》相继发表,也有作品在《辽宁青年》上发表,她和有着同样爱好的同学组织成立了“小溪文学社”,参与校刊《奋进报》的编辑刊印,从此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柴荣君能够考上医科大学,很不易,这个时候,国家的政策放宽,让大学可以招收一部分残疾人,她就是受惠者之一。河北医科大学,是柴荣君的第一学历,大学期间,她参加了全国“蓓蕾杯”诗歌大赛,并且获得了优秀奖。

今年,柴荣君想让自己创作的作品结集,出一本散文集,一是对自己的创作有一个总结,二是告诉这个世界的人们,什么都是能够通过努力和勤奋来争取的。她把稿件整理了以后发给了我,自己给散文集起了一个名字叫《阳光的颜色》,委托我给她找一家合适的出版社,并且认真地邀请我为这部散文集作序。

找出版社并不难,对于我这样一个拥有众多文学出版界朋友的人来说,只要是找一家编辑质量、装帧排版都比较内行的出版社就行了,而作序这样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很容易,但是我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她。那是出于我对她奋斗人生、勇于拼搏的发自内心的敬佩。

柴荣君的这部散文集共分《暖阳何处不倾城》《花开何处不香风》和《念乡何处不成景》三个部分。对于这部散文集,柴荣君是动了心思的,在第一部分《暖阳何处不倾城》的题记中,她这样写道:“‘最美的颜色是属于每个人的,’天空说,‘就如这阳光,抚摸着沙漠和绿洲。’”正像是她说的那样,她爱雨、雪、鲜花、云彩、鸽子、鸟鸣、大叶杨、梧桐、石板路、茶、美食、华服、锦裳、戏曲、音乐,就像她刻骨地喜爱诗词歌赋和自己经常书写的文字一样,这些都是她生命中的阳光,温暖着她的生命,使她可以奋力前行,不会懈怠。在《凡尘落素,岁好心安》这篇散文中,她这样写道:“我是极爱这个世界的。属于我的梦想,属于我的记忆,属于我的一切,安静而美好。也常想拥有一个寂寞的灵魂,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可是,寂寞是一种灵魂的高度,我终究做不得。小女子的阳光的颜色心思,便是走过季节,看凡尘落素,感岁好心安。”在《雪意迎春》这篇文章中她又写道:“一冬无大雪,几场小雪的欢喜,依然解不了万物对纯净与生机的渴望。而我这一个内心藏了很多梦想的女人,在初春的薄薄雪意里,便又生出了遮不住的期许。无论是迟老暮年还是正直当空,安泰足矣。”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柴荣君对于生活是满足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这些元素都在,她就可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远离俗世尘嚣,其乐融融。

在第二部分《花开何处不香风》的题记中她写道:“‘无论我飞得多远,’鸟说,‘这里,永远有洁净灵魂的存在。’”在《朝行晚思读日月》这篇文章中她写道:“玲站到我的身边,一起望出去。华灯初上,由星星点点到灯火辉煌,是一眨眼的瞬间。一些秘密,一些属于每个人的故事,就这样,沉淀在星光灿烂的夜色里。月半弯,人初定。相视而笑,一些新的情绪,一些新的星辰,也会走进新的岁月。往事连同月光,将捧在手里的杯子斟满,我们就着灯火,一饮而尽。”在《晒秋》中她又写道:“我和我的姊妹,身影和容颜交付给穿了蓝色衣服的刘导,快门按下的瞬间,不是流逝,而是撷取。感谢她的一路引领与陪伴。喜欢记录的人,也喜欢体味美好。定格住时光的样子,是表达喜欢这种情绪的一种方式。秋末冬初,于季节的缝隙处,尽情地拍照和书写行走、停留。遇见塔川,这是我的晒秋,我们无恙的美和感悟。”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每一个人的灵魂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感知。人如果有一个洁净的灵魂,那么他的笔下,也必然会呈现出一种洁净的色彩。这些篇章不仅叙事生动,饱蘸浓情,或令人动容,或令人唏嘘,掩卷之余还会让人沉思。柴荣君对事物的描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叙事层面上,她更是把握题材进行发掘,这些都是需要足够的思想内涵和文化韵致来支持的。

在第三部分《念乡何处不成景》的题记中她写道:“‘砍下我的树干去造条船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快乐。’”当下,普通大众成为散文创作的基本题材,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记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或是通过普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成长”,聚焦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是常见的题材,在散文的世界里,固然可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而离开了人,则一切便显得苍白而空泛。在《我们的主和福》中,柴荣君写自己的父亲(一家之主),自己的母亲(一家之福),充满了对父母的依恋和感激,她写道:“我的极其普通却又独一无二的父母,我是爱他们的,他们更爱我们。尽管,我们从没有对对方说出过那句话,可是,血液里涌动的,永远是浓浓的爱意。守望,是父母毕生的事业,我知道。寻觅,回归,是我们重复着的人生。本分善良地活着,将爱传承,是我们仅仅能够给予我们的质朴的父母的唯一回报。”

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人的所作所为都离不开客观的生存环境,即使是市井或田畴里的“小人物”,他的命运也一定关乎特定的社会现实。从总体上把握就是把人物放在相应的客观环境中加以观照:既看到人物的活动,又看到社会环境对人的生存所产生的影响;既看到人物自身的奋斗或抗争,也看到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气阳光的颜色质,新时代散文创作的笔触应当更多地聚焦时代生活和时代人物,善于发现生活中感人至深的寻常小事,用心撷取,真实地再现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场景,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精神气质,文化积淀寓于其中。在《给予人间寻常爱》这篇文章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和自己的婆婆、儿子、小女儿、一个从未联系过的远亲,就这样开始了一段特殊情况下的生活,柴荣君这样写道:“心起起落落的,是因为数字和文字,都牵扯着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神经。灾难,在2020年初,让我们对疼痛极其敏感。一个平凡的女人,也不例外。关注生命,我不是冷漠的人。”在文章的结尾,我们看到,她又一次用笔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或许,老天听到了我心底的声音。窗外的雾气逐渐消退。阳光,透过玻璃,在床上明亮起来。折射得清新和暖意,渐渐地充满屋子。手中的纸笔,也散发着淡淡的香。我啊,一个平凡的名不见经传的妇人,爱极了家国的方式,就是能够每时每刻,以坚持、守护,给予人间寻常爱。”通过这些语句,柴荣君很直观地告诉我们:阳光的颜色才是温暖的颜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柴荣君是一个坚强、自信、阳光的女子,她热爱生活,惯于用精湛的技术守护生命,喜欢用优美的文字诠释生命。希望今后她可以牢记总书记的这段讲话,爱己也爱人,阳光般地一直在路上,用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奉献给她脚下的这片大地,奉献给她爱着的和爱着她的人们,让自己的创作更加有深度和广度,让作品具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荡的气,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创造力,使自己的文学事业走上更高的一个台阶!

(梅雨墨,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得主。)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励志小说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