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风全文免费阅读_另一种风最新章节

分类:励志小说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1600

意外逍遥畅吟诗

——序岑其诗集《另一种风》

李曙白

岑其先生的又一本诗集《另一种风》即将出版,好友孙侃嘱我为其写一序。接他电话时我正在老家南通照看已经年过九旬的双亲,我告诉他我是学工程出身,习诗只是爱好,评诗论道真的非我所长。孙侃兄让我直写阅读的感受就行,不必顾及其他,我只好答应试试看。

另一种风全文免费阅读_另一种风最新章节

《另一种风》是岑其2017年诗歌创作的结集。除很少几首外,绝大部分都标注有写作时间,不仅包括日期,还具体到写作完成的时刻,比如“元月8日凌晨4点15分”“5月16日零点25分于深圳”等。在每一辑中,作品都是按照写作的时序排列的。因此,整部诗集更像是一本记载自己这一年的生命足迹、生活感受的日记,只不过这日记是以诗歌形式呈现的。

2017年,岑其50岁,正值壮年。处在这样的年龄,他已经有足够多的人生体验,也有足够的精力、人文积淀与写作积累记录下这些体验。“揾发魂销渐成烟,无尽流光梦半醉。笔阵一派旧家山,凌乱飘忽几华年。”这首《辞旧迎新之日画堂偶感》的诗序中写道:“2018年即将到来,时光流逝,往昔如梦。”这可以说是诗人对整个前半生的总结与体悟。“匆匆一宵,已成中年矣”,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当此之时,诗人的心境是复杂的,可谓五味杂陈。

但是,岑其毕竟还是一位禅者。他少年时曾在阿育王寺客住。19岁时由方丈通一大和尚收为佛门弟子,赐佛名“证德”。此后,他通过研读大量佛教经典来提升自己的智慧。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尽管“华年”在“凌乱飘忽”中如白驹过隙,他对自己的人生却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执着的追求。这追求就是一个字——觉。

“浮生风雨云水茫,生生死死空相望。莫怨世情多薄幸,百年一丘觉寻常。”(《浮生》)“此身寻常无为住,一心太虚云去来。三十年前入法门,旷然惊醒觉真禅。”(《夜过定光寺》)他的“觉”融古代士子的修身立命、诗意性情与佛家的超凡脱尘、普度众生于一体,在物欲横流、喧嚣躁动的当今社会,如一股清泉卓然流淌。我们这个时代,正是由于还有像岑其这样的一些人存在,虽为数极少,才使一个倾斜的社会终于还没有崩毁、塌陷。

岑其的写作似乎是一辆和当代的诗人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行驶的车,在他的诗中我们基本看不到有关当代社会现实的描述,以及他对这些现实的态度。对于这个喧嚣的世界,他淡然处之,不追随,也不指摘评论。他沉浸于他自己的世界。但这并不等于他对人世无动于衷。岑其是个画家,相比较于他的诗,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和名声要大许多。他的国画作品屡屡被收藏,尤其是观音画,名满海内外,被称为“中国第一观音画家”。他在谈及他的画作时曾说自己的画立志创造出“平等和谐、众生得福”的文化气派:“我画观音,行施予众,慈悲怀抱,静心作德,大道之行也,但祈天下太平!”这或许就是他对人世的态度,或者说是他的人生观。他看上去真的更像是一位古道热肠的行脚僧,而非当代画家和诗人。

岑其是个率真的人。这本诗集中的作品大多为古体诗,也有一些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新诗,即相对古体诗而言比较自由、比较口语化,但分行体的诗歌,还有一些是即兴、短小,但诗意浓郁的随笔,我姑且把它们归入散文诗一类。大概因为作诗只是用来记述当时的心绪感怀,所以形式的运用极为灵活,兴之所至,写成什么形式就是什么形式,适合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夜宿长安》和《题画偶句(一)》诗句是古体,但是都只有两行,前者是“枕上诗梦千古月,眼前云幄一帘香”,后者是“笔底春风暖入梦,意外逍遥畅吟诗”。可谓是兴至即吟,兴尽即止。这符合岑其的性情。而一章《销夜》,讲述自己作画的感受:

对我来说,绘画不仅仅是创作的过程,更是把内心的尘埃一笔一笔地洗尽。把尘世散落在心中的所有欲望和贪念全部染进水墨中,变成单纯的快乐。人世间的情仇恩怨、名利财富、牵挂挣扎、浮躁与喧嚣都在创作之间化为乌有,那运笔的声音、墨韵的绽放汇成灵魂里最初的了悟与问取、释怀与共吟。看那斜阳乍暝、凌波绰约,看那锦帆尘歇、苍松怅月,看那凉云如梦、和烟旧雨,看那楼阁院宇、风清薄露,看那落雁秋语、亭外离魂,看那闹红吟绿、翠岭碧瘦,看那幽思初透、泉溪如泣,看不尽的三生薄命、一世哀艳、半缕替恨。在画中可以零落铅华、待伴黄花,更消磨多少长夜苦寒,更携取美酒良辰。如此轻盈,又如此沉重,生成无限感慨而情不能胜也。又,时感尘寰西风、梦痕冰绡,时感旧年无凭、千古空系,时感浓霜暗度、问花无力,时感弱缕萦愁、闲情谁寄,时感前生相欠、来世再续。夜深多少风露,丹青洗尽天姿。相对何须解语,不负笔墨知己。盈盈尘际,可随我一笔而去否?怜怜踪迹,云回妙曲之间而能为诗画终老此生,有何遗憾否?嗟夫!满天尘缘,唯我心弦独奏,待后人听!

文中有记:“画余更著,心弦难平,恨窗外流光容易,又天亮了。”可见是完成画幅后,情绪尚留在作画时的境界之中。全章直抒胸臆,一气贯之。我印象中的岑其应当是平和的、睿智的、节制的,而这一刻,是情到此时,不吐不快,文字恰如洪流奔涌,岩浆喷发,人生的积累,成为流泻于笔下的奇思妙想,排比铺陈,笔意纵横,文采斐然。此篇作为一章散文诗来读,确是难得的佳作。这不仅是岑其对绘画的认识,同时也是他对人生的自我认知。

岑其的画作我早有所闻,但对他的诗了解并不多。还记得刚读罢《另一种风》,我的第一感觉便是,这位岑其,真当代又一奇人也!我说“又一”,是因为此前我的校友学弟李牧童,在大学本是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毕业后潜心中国古典诗歌,在辞赋创作上脱颖而出,1982年出生的他,现任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辞赋学会副会长,在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创作的《创新赋》力压众多名家,浇铸在立于校园内的求是鼎上。岑其先生和李牧童的共同之处就是酷爱并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们选择了同一条路,并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这其中是不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读岑其的诗,结合他的画,他的禅意人生,我们如见一谦谦士子,身着青衫长袍,行走于当下社会,旁若无人,又体恤众生;淡泊名利,蔑视物质的诱惑,只是时不时将一朵小花、一粒稻粟、一颗石子,收入他的囊中。他的那些收获将追随他所仰慕的中国古代诗人、画家,汇入中华文化的宝库,并在其中璀璨生辉。

2018年2月于杭州

李曙白,1949年4月出生,江苏如皋人。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至今。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集《穿过雨季》《大野》《夜行列车》《沉默与智慧》及其他著作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刊《诗建设》杂志社社长。现居杭州。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励志小说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