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天终于毕业了。 身为一个农村孩子,能够考到东北最好的大学,东北工业大学,在村里也算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了。 因为在大学的时候,就曾经和导师一起,进行过一些发动机方面的研究,并和导师在专业学术杂志上,联合发表了一些文章,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发动机工厂,甚至连德国的密斯集团,都曾经邀请他去工作。 赵航天不是圣人,看着高薪,他曾经动过心。 可是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一辈子农民的父亲提出了疑问。 “你为什么要去别的地方?东北也有发动机厂。” 赵航天告诉父亲,在德国能够赚到很多钱。 父亲抽了两口旱烟,犹豫着说道:“可你是中 国人,你的根在中 国。” 父亲没有什么文化,说的都是最淳朴的话。 那天晚上,赵航天一晚上没睡觉,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 可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东北重工集团。 很多年之后。 赵航天的儿子曾经问赵航天,当时这么选择是对还是错。 赵航天摇了摇头,他平静的看着儿子,说出了一句心里话:“我不知道我的选则是对是错,但至少我不会后悔。” 赵航天拿着毕业证就那么来到东北重工。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 整个集团的高级领导都不在,而这些人的脸上也带着喜气洋洋的表情。 正因如此,他来到了人事处的时候,只是被安排在了这里等着。 这让赵航天有些忐忑不安,自己怎么了?难道无意中得罪了什么人?否则为什么没有人来理睬他。 突然之间。 外面响起了激烈的鞭炮声,他站起来来到窗户上往外看去。 却见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员工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航天吃了一惊。 这不会是为了迎接自己吧! 他的面子也太大了。 人事处的门打开了,一个中年男人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个男人看起来四十几岁,身材高挑,体格偏瘦。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胸口还带着小红花。 他看到赵航天时候,大踏步的走过来,笑着说道:“你就是赵航天同 志吧!真没想到你能来我们厂。” 赵航天连忙站起来和对方握手。 对方满脸笑容:“我叫做李大昌,是发动机研发中心的科长,我听说了你的事情,很高兴你能来我们工厂。” 赵航天的个性其实有些腼腆,并不太愿意和人交流。 面对如此热情的对方,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大昌见赵航天有些不好意思,率先打开了话题:“今天对于我们工厂来说,还真是双喜临门呀!” 赵航天有些莫名其妙。 李大昌笑容满面的说道:“记住今天,1998年10月14日,我们东北重工集团正是在上交所上市,而东北工业大学的优秀人才赵航天也来到了我们工厂!” 赵航天看着对方,也许是李大昌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也许是李大昌有着很有特质的个人魅力。 赵航天竟然不由自主的也笑了。 “走,我们去发动机科研中心。” 等到赵航天办好了手续,李大昌直接抓住了赵航天的手,向着外面走去。 赵航天不由有些奇怪。 李大昌的手非常粗糙,这并不是一个常年拿笔的手,而是一个经历了风霜,重体力工作人员的手。 两个人进入了科研中心。 这是一个大约几百米的厂房。 进入之后,就听到了嘈杂的声音,而他的面前是一个个工位,工位之上摆放着一台台发动机。 赵航天本能的走到了这些发动机面前。 他之前在大学和导师研究发动机的时候,也曾经见到过这些东西。 可是现在的这些发动机,与学校的完全不同。 这些发动机很脏,上面满是油污,而且发出的声音也很嘈杂。 可不知道为什么。 赵航天却突然感觉到很满足,似乎找到了什么目标。 这种感觉很怪,就如同找到了一个目标,明明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真要形容。 那就是你要进行一场足球比赛,明明知道你的对手很强大,可是却依然忍不住兴奋的想要挑战对方。 而这发动机,就仿佛是那放在中心线上的足球。 如果说足球是一场拼搏,那么这发动机,就是让赵航天可以一生都要拼搏奋斗的东西。 不过。 赵航天轻轻摇了摇头,自己竟然对一台发动机心动了。 有病呀! 李大昌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年轻人,来能上带出了欣赏的笑容,他看到了赵航天眼中的光。 只有真正喜欢发动机的人,才能拥有的光。 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之后。 李大昌带他来到了二楼的科研人员的办公地点,这里有四五个屋子。 最里面的是科长的屋子。 其他的几个屋子,是几个研究小组的的屋子。 而在这些屋子的墙上,写了一些黑色的大字。 目标管理、问题导向、落地思维、数据趋动、闭环管理。 李大昌指了指这些字,笑着说道:“我们东北重工工厂,一向是以目标管理、问题导向、落地思维、数据趋动、闭环管理为牵引,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加强过程质量管控,优化质量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高品牌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高品牌发展。” 赵航天点了点头,他很开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喜欢这里,喜欢发动机,喜欢研究这些东西。 导师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