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以东二十里处,有一高地名为龙雏山,龙雏山中绿树成荫,花开遍地。 在山顶,有一用松木为结构搭建而成的木屋,屋外有篱笆围栏,站在篱笆外,难以看清木屋内的情况。 此时,屋外,正徘徊着四人。 其中一人,看似三十余岁,身穿绸缎华服,眉宇间带有一股帝王之气,气度不凡,不怒自威。 在他身后,还有两文衫儒士,以及一魁梧男子。 儒士文雅,眼中满是智慧之色,魁梧男子精气神十足,举手投足间,锐意昂然。 这四人,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只是此时,他们神色多有犹豫。 “我们前两次来,都未能见到传闻中贯彻古今的吕钰先生,若是这次也见不到,可该如何是好?” 为首的男子开口说道,露出深深地忧色。 男子身后,一青衫儒士闻言,躬身道: “皇上,古有皇叔刘备三顾茅庐请卧龙,如今我们也已然三顾茅庐,已经给了他极大的面子!虽然这吕钰先生名声在外,可我们对他所知甚少,甚至连他几岁都未可知,只是传闻说他可解我大唐内忧外患,我们便诚意前来,至今已有三次!” “其不说此人是否有传闻中那真才实学,吾皇为大唐之心,已可感动上苍,相信天佑我大唐,大唐必可安然无恙,顺利度过难关。” 李世民闻言,摇了摇头,道: “玄龄,你说的朕都懂,为了我大唐可以兴盛太平,只要此人真有兴我大唐之才,别说三次,便是四次五次,朕也愿意。” “敲门吧,看看吕钰先生是否会见我们!”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内心也是无奈,他在一个月前,就没有听说过有吕钰这个人,这吕钰就如同凭空出现一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名满天下。 更有传闻,说他可解大唐目前困境,让大唐昌盛繁荣,创前所未有的皇朝。 这传闻来的太过邪乎,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无法寻找源头,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一心想要创下丰功伟绩,故在听到这些传闻后,哪怕不能分辨真假,也愿意前来一试。 “玄成,你也不劝劝皇上。”房玄龄看向一旁的谏议大夫魏征,说道。 魏征闻言,摇头道: “此人若真有真才实学,我会劝皇上重用之。若此人无真才实学,我会劝皇上将其处死,以免继续扰乱清风。” 言外之意,就是先看看在说。 房玄龄心知,依然无法改变这几人的想法,而且事已至此,也只好继续做这寻访之事。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等了一会,仍然无人应答,房玄龄心想这次又是无功而返了,转身便要离开。 忽然,身后传来嘎吱的开门声。 房玄龄急忙转身,就见一身着青衣,面容俊俏的青年站在那里,年龄看上去约莫有二十左右。 房玄龄心想如此年轻,看来此人不是正主,应该是个小厮,刚要开口,少年却抢先说道: “诸位三顾我这小小竹屋,不知所谓何事?” “你知道我们来了三次?”房玄龄还没有说话,却听李世民说道。 青年微点头,道: “每七日来一次,这依然是你们第三次了。” “我叫吕钰,不知诸位先生名讳。” “吕钰?你就是传闻中的吕钰先生?”房玄龄开口道。 “先生二字不敢当,叫我吕钰即可!” 青年讲话不卑不亢,虽然年岁不高,可给人的感觉很是稳重,与之聊天如沐春风,而且双眼极为有神,眼眸漆黑,眼底似有星辰闪烁。 “你这小儿,既然知道我们前来了三次,那你为何前几次都不开门?” 这时,李世民身后的魁梧男子,有些气愤的说道。 吕钰闻言,挑眉看去,只见那人剑眉鹰目,虎背熊腰,浑身血气方刚,一看便知是在杀场中驰骋的将帅。 若是一般人,被这魁梧男子呵斥一番,不至于屁股尿流吧,也会胆战心惊,毕竟他身上带有的煞气,非常逼人。 但是眼下的吕钰可不是普通人,他神色如常,表情没有一丝变化,说道: “之前我不见你们,是因为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已到,自然可见。” “什么时机不时机,我看你这小儿就是在无理取闹,今天我就要....” “好了!敬德,休得无礼!” 魁梧的男人还没有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 听了李世民的称呼,吕钰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个魁伟的男子就是那大老黑尉迟敬德,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回想起自己穿越过来的这些日子,吕钰就想哭。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而且身怀系统重任,明知李世民过来找自己,还要装作闭门不见,非要来个三顾茅庐才行。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后面发生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看着面前的几人,吕钰内心激荡万千。 大唐,终于有机会亲临了.... 李世民看着面前青年的表现有些意外。 尉迟敬德凶名在外,就是自己的公主皇子们,看见了也会紧张不已。 除了长相以外,就属那从尸山血海中趟出来的煞气,足以让普通人双腿发软。 可眼前的少年,确是神色泰然,没有丝毫紧张畏惧。 不说他是否真的有真才实学,就这份胆识,看来此人确实不简单,足以让自己正视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