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鱼虫增趣,假山怪石添景。 可庭院深深,每到暮色四合的时候,若无烛火照耀,那可是怪瘆人的。 月光大盛时倒是还好,若无月色,那可就...... 风声穿叶过,簌簌似鬼哭;假山窟窿眼,仿若暗中窥。 “呀!”女子惊慌失措的声音响起,紧紧的抓住身边人。 另一女子也被她吓了一跳,惊魂未甫的说:“钟姨娘,你怎么了?” “没,没事儿,我踩到枯枝了。”女子的声音听起来细细弱弱,像是被吓的狠了,“巧娟,八娘在不在这里呀?我怪怕的。” “姨娘,咱们还是使一根火折子吧。这样黑灯瞎火的,实在是寻摸不到八小姐呀。” 巧娟说着,从荷包里摸出一根火折子来,轻轻吹燃,借着这点子微弱的光芒,两人亦趋亦步的往假山里边寻摸着。 “八娘?八娘?”钟姨娘虽害怕,可毕竟担心孩子,一边轻声唤着,一边硬着头皮往里面钻。 自午后八娘去花园里头玩了之后,钟姨娘便再没见过这孩子,晚膳也不知道回来吃。 她赔着笑脸,好说歹说才留了两个馒头,这孩子到底是上哪去了呢? “八姐儿?八姐儿你在哪儿?快出来吧。今日有雪菜鸡汤面,您跟着奴婢回去吃些吧。”巧娟哄骗道。 巧娟摸着粗糙不平的假山一步步走着,心里的不安感愈发重了,忍不住道:“姨娘,奴婢打听过了,说是六姐儿下午往椒园来了,不知道八姐儿是不是冲撞了,被夫人带回去罚了。” “啊?不会吧!六姐儿来椒园做什么呀。夫人一向是不许的。” 钟姨娘紧紧的揪着巧娟的腕子,心里既担心又害怕。 “九姐儿不是种了好些香雪球吗?那花可招蝴蝶了,六小姐又一贯喜欢捉蝴蝶的。” 巧娟心里也不愿是这个事儿,夫人下手可重,便是最轻的一顿手板,没个七八日,也是捏不起筷子,捧不起碗的。 “哎,那咱们回去给她弄点碎冰敷敷吧。” 钟姨娘已信了七八分,只等着过几个时辰,安和居把孩子送回来。 “呦,姨娘,您可真是心大,咱们哪有那本事去弄碎冰呀?安和居的那几个大丫鬟自己还分不过来呢。” 巧娟知道自己主子的性子,就是个没脑子的,这宅子里,没脑子的人也就得靠运气,才能活得下去。 “那,那咱们回去等信儿吧?”钟姨娘怯怯的说。 巧娟也寻烦了,道;“成吧。” 话音刚落,火折子燃灭了,一片漆黑中,两人只能模模糊糊的瞧见对方的轮廓。 “咱们方才是这条路来吗?”两人在黑暗中互相搀扶着,这步子一迈,便岔了路。 巧娟正欲开口回话,下脚之处却柔软的诡异,像是踩在了一滩软肉上。 寒意从脚底心绕了上来,“啊!”巧娟惊惶的大叫了一声,连连后退,将那钟姨娘狠狠的撞在了假山上。 “怎,怎么了?”钟姨娘狠狠的打了一个哆嗦,也顾不上后背火辣辣的疼,赶紧问。 “火折子,火折子。”巧娟颤着嘴唇的,道。 那火折子明明在荷包里,巧娟却六神无主的上下摸索,终于从荷包里摸出了最后一个火折子。 火折子微弱的光芒,将这浓重的夜色里烧穿了一个洞。 巧娟颤着手将火折子往方才踩到的那滩软肉上靠,一双不甘心的死人眼睛,直直的撞进巧娟眼里。 比死人更加可怖的是,这个了无生气的少女,不久前还在膝下承欢,在你怀中撒娇。 巧娟忍不住尖叫起来,划破这夜晚安详的假面。 钟姨娘在瞧见那张面庞的瞬间,便身子一歪,重重的砸在了假山上,她额角有一道血迹蜿蜒而下,如红烛泪。 尖叫声散在黑夜里,似乎没有人听见。 椒园北边便是西苑。 西苑里与椒园仅有一墙之隔的那间小屋,正透出温暖的光芒。 屋内,一个雪玉玲珑的小女孩正坐在木桌旁习字。 她肤光极透白,烛光映照上她脸上,像是落在了雪地里。 但,雪空有其白而无其腻。 旁人若敷粉与之相较,则有其腻而无其光。 小女孩忽抬起了头,露出明晰美好的眉眼来,目如点漆,眉不画而浓黑,眼睫纤长。 她的眸子里倒映着烛光,显得眸光熠熠,灵动非常。有神又有形,真是个十足的美人皮相! 不过此刻,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露出些许疑惑来。 “娘,好像有人在叫。”小女孩转头对坐在桌边绕丝线的妇人道。 妇人脸庞丰盈,眉宇温柔,颇有几分姿色,她淡淡的看了小女孩一眼,没有说话。 小女孩抿了抿唇,略有几分不情愿的改口道:“姨娘,真的有人在叫。” “我没听见。”手上的丝线似乎是顶天要紧的事儿,妇人垂着眸子只顾着手里的活计。 小女孩张了张嘴,还要再说,那妇人将线团往竹箩里一放,皱眉道:“郑令意,你还写不写字?心思怎么全在外头?白费了我给你弄来的这些笔墨纸砚!” 郑令意极宝贝这些纸笔,连忙用手臂拢了拢,生怕被姨娘收走。 妇人见状才满意了几分,起身去床边,小心的掀开帘子,看里边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女儿睡得香甜,又偏首看了看桌边认真写字的大女儿,嘴角这才露出了一抹恬静满足的笑。 妇人也朝门的方向望了一眼,但只是一眼,她便将视线重新落回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 “蒋姨娘?蒋姨娘?蒋姨娘快开门呐!出大事儿了。” 门外巧娟的声音突兀响起,伴随着重重的拍门声,她平日里绝不会这样没规矩。 郑令意马上将木桌上的笔墨纸砚都收进了床底下,动作又快又熟稔,砚台里的墨汁没撒出来半滴。 蒋姨娘将郑令意搂在怀里,又伸手轻轻拍打着皱着眉哼哼的小女儿,镇定又冷漠的说:“巧娟,我两个女儿都睡下了,不便开门。你有什么事儿,就去寻旁人商量吧。” 她在说‘两个女儿’的时候,是一字一顿说的。 门外的声音歇了,再度响起时,便是巧娟离去的脚步声。 这宅院的下等人,活得如何艰难,彼此都明白。 “姨娘。”郑令意蹲在床边,有些惊惶的望着门口。 床上的小女儿也因睡梦被打搅而不安了起来,蒋姨娘一手抱着一个女儿,着实有些吃力,可她还是紧紧的搂着,轻道:“不怕,不怕。” 在这郑家,旁的都不要紧,只要自己能安生活着,两个女儿能平安长大,便是蒋姨娘的唯一所求。 郑令意这一夜睡睡醒醒,梦里都是巧娟那一声遥遥的尖叫。 她睡得很不安稳,陷在梦魇之中,浑身困乏,却还是被蒋姨娘用一张凉帕子给搓醒了。 “快醒醒神!不能误了给夫人请安!” 蒋姨娘没有给郑令意赖床的机会,直接将她从被窝里拔了出来,丢给她一套衣裳,叫郑令意自己穿,她则替郑嫦嫦换衣裳。 她一共有两个亲生女,排行十五和十八。 排行十五的叫做郑令意,排行十八的叫做郑嫦嫦。 郑令意只比郑嫦嫦大了一岁。 但,只大一岁也是姐姐。 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襦裙,只是一个月色蓝,一个旭日红。 蒋姨娘打量着两个孩子的穿着,只觉还是太出挑了些,便拽了两根灰扑扑的绿腰带,束在了她们俩腰际,添了几分土气。 郑令意的脸被蒋姨娘抬了起来。 她十分习惯的闭上眼睛,由着蒋姨娘往她脸上扑了一层淡黄的粉,脖颈、手背,乃至耳廓,无一错漏。 这样装点一番,郑令意的雪肤便隐去了许多,人也瞧着没那么点眼了。 蒋姨娘才算是满意了,领着两个孩子一道去了西苑西北角的饭厅。 路上正遇见郭姨娘带着郑秋秋从房里出来。 郭姨娘也只有这一个女儿,排行十四。 因是秋日生的,就叫做郑秋秋。 郭姨娘一见蒋姨娘母子三人,便拽了拽郑秋秋,道:“快走,迟了就没饭了!咱们这儿多得是饿死鬼投胎!” 这话冲的莫名其妙,而且又难听的很。 郑令意反讽的话已经在嘴边了,远远瞧见谷嬷嬷束着手站在饭厅门口,便闭口不言了,做出垂首恭顺之态来。 谷嬷嬷严厉的看着每一个进来的人,仿佛她们是那牢房里头的犯人,合该被这般没有尊严的对待。 “你那头上戴的是什么劳什子?” 谷嬷嬷锐利的目光一扫,她身后的晴哥便一个箭步上前,将郑秋秋头上的一根玛瑙簪子给拔了下来,也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连着几根青丝也被扯了下来。 郑秋秋噙着眼泪不敢呼痛,郭姨娘急忙赔罪,赶在情哥动手之前就先甩了她一个耳刮子。 郑秋秋直接摔进了屋,屋里没人敢扶她。 郑令意和郑嫦嫦皆颤了颤,蒋姨娘眼疾手快的将郑令意头上的一朵小绢花给摘了下来,藏进自己的袖子里。 郭姨娘母女狼狈进屋,蒋姨娘带着一脸讨好的笑走上前,从袖中掏出两个十分精美的络子,底下各坠了红绿宝珠一颗。 “谷嬷嬷。”蒋姨娘小声赔笑道:“眼见的中秋就快到了,您往香包上拴个络子,也好应个景。” 谷嬷嬷扫了一眼,抬了抬眼,晴哥便上前收下了,从嘴角漏出一句,道:“去万姨娘边上坐着吧。” 蒋姨娘感恩戴德,忙不迭的领着两个孩子进去了。 万姨娘是个清瘦的美人,性子温和,平日里倒也能与蒋姨娘说上几句话。 她刚微笑了一下,道一声,“蒋姐姐。” 外边似传来了女子破碎凄烈的哭嚎声,这是钟姨娘的声音。 “我的妮子啊!” 反反复复仅此一句喊了三遍,声音忽便断了,再没响起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