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东湖村,稳婆抱着个孩子道喜。 闻声的产妇周家娘子猛地僵直,抬手哆嗦地探过去,“真的,真的是女娃?” 她伴着哭腔,稳婆将女娃送进了她怀里。 小肉团,白嫩嫩,宛若雪蛋子成了精。 看着,看着,周家娘子眼里就含了泪。 她抚摸着女娃的脸,哽咽道,“老祖宗保佑,周家有救了!” 门外,等候半天的周家三兄弟,早就按耐不住。 听得一声啼哭,险些把门撞破: “娘,是小妹吗?” “我们真的有妹妹了?” “娘,能进去了吗?” 周家娘子这是第五胎了,先前生的四个小子都皱巴巴的,跟猴一样。 这小闺女就是不同寻常,好看得紧。 可是再好看,也留不住… 半年前,老大抢赈灾粮不成,反被打断了腿,她挺着大肚子去县衙求情。 她一个妇道人家,磕破了头都没用,无端端出现个道士,指着她肚子说是要降下个福星。 县太爷独子体弱多病,便要她腹中之子与其订娃娃亲。 若生的是女娃,就要送去县衙做童养媳… 胆敢违命,便教赔偿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就是周家上上下下,耗个七八年也赚不了这么多。 念及此事,抱着孩子,周家娘子眼泪禁不住滑落下来。 “娘!” 终于那扇破旧的门抵不住周家兄弟三人,先闯进门的是老二,门闩都断成了两截。 “娘,大哥是不是有救了!” 老四个头小,年将六岁,挤在两个大哥中间,滑得似泥鳅。 他冲到床边,欣喜地笑着,露出两颗虎牙。 在看到被子里露出的小脑袋后,也是诧异无比,“这就是妹妹?” 妹妹,也太好看了… 年年灾荒,十里八乡的姑娘,没一个有自己妹妹白皙的。 “真是妹妹…” 老二愣在土胚房中央,如鲠在喉。 他们老周家世世代代,越来越穷的原因,有很大的因素是男丁兴旺。 不说饭量大,常闯祸,就是娶妻下聘,也够焦头烂额的了。 在抢赈灾粮前,他们就期盼着,有个妹妹… 而眼下,瞧着近在咫尺的妹妹,想着要拱手送去县衙就心如刀割。 姗姗来迟的老大,拄着一根老柳枝,一瘸一拐地走近,环顾着一家子压抑的神色,似做了什么决定。 他咬着牙道,“娘,老二,老四,这妹子,是咱周家的,就是吃糠咽菜,也不能送出去!” … 周添喜听了个大概。 刚有了点意识,就被提溜起来,她还以为坐过山车呢! 吓得够呛之后,身子就被裹在柔软的被子里。 浑浑噩噩的,嘴里塞了个奶嘴。 口干舌燥,也顾不得是什么,先吧唧两口再说… 就是这喂甜水的人也太不厚道了,时有时无的,喝个甜水,跟讨饭差不多。 喂过奶的小奶娃餍足地闭着眼,睫毛长长,两颊鼓鼓,抿着的小嘴,唇珠高高翘起。 三兄弟轮番观摩,越看越觉得小妹子喜人得很。 周家按族谱取名,是长字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