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欺骗人吗?贾东旭不是总哭穷吗?” “捐款是想骗我们的钱吧?” 院子瞬间沸腾,众人纷纷议论贾家。 贾家母子俩顿时慌了神,脸上满是震惊。 秦淮茹一脸茫然,这和她所知的情况完全不同。 “林经,你说话要有依据。 我家要是有钱,还需要大家的捐款吗?” 贾东旭气急败坏,看到捐款箱里好不容易凑到的钱,绝不能被毁掉。 “没错,林经你这个混蛋,你就是嫉妒我们家好,嫉妒我儿子好,说什么胡话!” 贾张氏也怒不可遏,对林经一阵责骂。 早料到他们会抵赖,轧钢厂有记录,这样逼迫大家捐款,就不怕遭报应? 这件事不仅他知道,易中海怎会不知? 分明是合伙欺骗院里的人,装作可怜! “大家都清楚,我父亲在轧钢厂意外去世,厂里只给了点抚恤金。” “贾东旭不过瘫痪罢了,轧钢厂难道不该有任何赔偿?” “一汏爷深知此事,贾家和易中海的目的,不过是想博取同情,捞一笔供自己挥霍。” 林经毫不客气地戳穿了他们的计划,人群顿时议论纷纷。 “不对,大家别听林经胡言乱语,不是这样的!” “他在胡说,我们怎么可能骗大家。” 几人顿时慌了神,急忙辩解。 “怪不得要突然募捐,原来是骗钱!” 许大茂恍然大悟,身为轧钢厂员工,早该想到这一点。 “我捐了五块,真该死,我要拿回来!” 说着便上前夺过捐款箱,掏出五块钱揣进口袋。 “大茂,你怎么能这样!” 易中海起身阻止,指责许大茂的行为。 “哼!一汏爷,你真厉害,既然如此,我不捐了!” 许大茂说完,转身回后院去了。 “没想道一汏爷竟是这种人,我家虽穷,我父亲还捐了五块!” 阎解成愤恨难平,直接拿出五块钱。 “喂,这是给贾家捐款,怎么都拿回来了?” 易中海急得脸红,见捐款箱少了十块,立刻不悦。 “谁会这么捐款?我家东旭瘫痪了,还有三个孩子,日子再难也不至于要大家施舍!” 贾张氏抹着眼泪,故意装出一副可怜相。 林经对这种套路早已司空见惯,剧中贾张氏本就不是什么善茬! “我才不信这套虚伪的话,林经说得对!” “明明有补偿金,之前大家还帮衬他们,原来都是假的!” 众人不满,纷纷指责贾家,对他们的印象顿时大打折扣。 易中海见气氛紧张,赶紧站出来解释:“各位冷静,这是个误会!大家都看到的,贾东旭下半身瘫痪,没法工作。” “我们几个商量后,打算号召大家一起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即便易中海反复说明,他在院子里的地位却已经大不如前。 “别信他的,易中海是跟贾家串通好了,一起骗大家的钱!” “贾家根本不需要救济,那笔补偿足够他们用很久!” 在林经煽动下,院子的人渐渐没了捐款意愿。 “啪!”易中海重重拍桌,瞪着林经:“老秦,你说话算话吗?事实摆在眼前,你也别装好人了!” “你就是伪善的代表,典型的白莲花!明知贾家情况,还要让大家掏腰包,双重标准也太明显了吧!” 林经毫不留情地反击,易中海的脸瞬间涨红。 冷哼一声,拿着杯子转身回屋。 这一回,林经彻底让他颜面尽失。 他刚走,院子的人就开始数落贾家。 贾张氏不堪忍受羞辱,慌忙带着家人离开。 秦淮茹暗示意傻柱将贾东旭抬回屋里,免得再出丑。 经历此事后,贾家在院里的形象一落千丈。 院子渐渐恢复平静,大家终于看清了贾家的真实嘴脸。 刘海将自己捐的五元也拿出来,把捐款箱放到贾家门口。 里面装着易中海捐的十元和傻柱捐的五元,但他决定不再参与。 秦淮茹见状,将箱子拿进屋,取出里面全部十五元。 “林经这个混蛋,破坏我的计划,早晚遭天谴!” 贾东旭怒不可遏,不断诅咒林经。 “这人真讨厌,不捐就算了,还让大家都不捐!” 母子俩果然出自同一模子,嘴上都不饶人! 秦淮茹想起刚才的事,想开口询问,但看到他们这样,便打消了念头。 她清楚,贾东旭和贾张氏都在疏远她,连厂补的几百元都被谎称为几十元。 秦淮茹心寒至极,不明白为何生活对她如此残酷。 炕上的三个孩子,棒梗稍好些,两个女儿却似快被熬垮。 易中海家。 “我早就说了,有厂补和医药费,根本不用麻烦大家!” 一汏妈坐在炕上,叹了口气。 她丈夫在院里丢了脸,实在让她无奈。 当初就反对易中海这么做,见他坚持,也只能作罢。 “林经那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言善辩,差点让我无言以对!” 易中海仍愤愤不平。 “他懒得管院里的事,看他一步步升到六级电工就知道,这人不好对付!” 一汏妈已看透,易中海还是觉得别人好欺负。 阎家。 “儿子,今天做得不错,帮咱们省下五元!” 阎埠贵摸着钱,高兴地塞进口袋。 “爸,一汏爷也太糊涂了,贾家啥情况他最清楚,还弄这种事,图啥呢?” 阎解成不满,本来就反感贾家,上次还直接抢走他的馒头吃。 "哼!老易费尽心机,万万没料到林经这小子今日竟有此番举动!" "没错,老阎。 今日瞧林经那架势,完全换了个人似的。 平日里闷不吭声的,开口却让老易气得不轻!" 三汏妈也万万没想到,平日连招呼都不愿搭理他们的人,今日却让人刮目相看! "这叫深藏不露。 别看他像哑巴似的,一说话便一鸣惊人!" 阎埠贵连连感叹,暗自决定以后要好好与林经交好。 刘家。 "爸,你怎么又被一汏爷骗了呢?贾东旭的事儿,你咋一点都不知道?" 家人围坐一起喝茶闲聊,刘光天好奇地问刘海中。 他不是挺机灵的吗?为何这次没反应过来,还跟着捐了五块钱? "嗑~" 刘海中磕着瓜子,果壳随意丢在地上。 "哼,老易这家伙,想不到使出这种手段,早晚我要让他好看!" 刘海中一直对易中海没隐瞒什么,只是自己一时糊涂,没考虑到贾家根本不需要帮助! ... 林经回屋后,狠狠教训了贾家一顿,大快人心! "叮,恭喜宿主获得白银宝箱!" 脑海中的系统声音再次响起。 "白银宝箱?" 随即,一个镶银的宝箱浮现空中。 "宿主,是否开启?" "开启!" 宝箱慢慢打开,白光透出。 【叮!恭喜宿主获得自行车票一张!】 【恭喜宿主获得现金200元!】 【恭喜宿主获得棒子面、白面各二十斤!】 【恭喜宿主获得香油两瓶,玉米油两瓶!】 林经看着宝箱里的奖励,比青铜宝箱丰厚多了。 东西缓缓升空,宝箱随之消失! "自行车票!" 他一眼就盯上了车票,一直想要这张票,可它太难搞到了! 宝箱这次奖励了一张自行车票,林经终于能买自行车了。 “系统,之前抽奖怎么会是普通宝箱,现在怎么变白银了?” “因为你完成了任务,教训了易中海和贾家,宝箱自然升级。” “你为什么不早说?” “绑定时就说过了,完成任务宝箱会升级。” “可你瞧我五年来,一直平淡生活,跟邻里也没啥交集,宝箱哪那么容易升级。” 系统也很无奈,林经这些年太安稳,都没触发任务。 要不是这次易中海号召捐款,真不知要等到何时。 “下次有好事提前告诉我,我一定积极参与!” 系统沉默。 林经从系统取出车票,又拿出香油和玉米油,剩下的存进系统。 有了系统,存东西方便多了。 次日清晨。 林经早早起来,煮了西红柿鸡蛋面吃得很香。 今天厂里休息,他把车票和十张“大团结”放进挎包。 锁好房门,迈着轻快步伐走向正阳门供销社买自行车。 路过中院时,看见贾家母子投来怨恨目光。 “都是这个家伙害惨了我们,不然昨天我们就能收到上百捐款!” 贾张氏絮絮叨叨,秦淮茹听得心烦。 林经虽听见却懒得理会,何必跟狗计较。 林经心里窝着火,但生气的又不是自己。 今天他还有要紧事要做,实在不愿在这儿耗着。 院子里还没人有自行车,要是买了,就是全院子的第一辆了!这年头拥有一辆自行车,可比后世开宝马还风光。 最后,林经坐公交来到正阳门供销社。 一进门,直奔卖自行车的柜台。 他在柜台旁转了几圈,看到几种款式,有些拿不定主意。 售货员注意到了他的目光,走上前热情推荐:“同志,这里有飞鸽、永久和凤凰三种品牌的自行车。” “凤凰牌新到的,180块!飞鸽和永久都是160左右,您看喜欢哪款?” 林经仔细看了看,觉得凤凰牌更合心意。 “让我试试那辆凤凰牌的。” 售货员熟练地推出来,林经摸了摸车架,手感很好,尤其后座上的凤凰标志让他爱不释手。 “我就要这辆了,多少钱?” “186块,还需要一张票。” 林经拿出二十张大团结,付完钱把票递给售货员。 对方检查无误后,笑着给他开了发票。 一辆全新的二八大杠就此诞生,锃亮的车身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车子质量没得说,单是标志就足够让人艳羡。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这小伙子真厉害,这么年轻就有自己的车了!” “什么时候我也能买一辆呢?看着都眼馋。” “看看人家的志气,再看看咱们,真是没法比啊!” 路过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尽管售货员每天和自行车打交道,但她要是自己买一辆,那也是买不起的。 如今,能买得起自行车的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 再有钱没票也等于零。 “叮铃~” 一声清脆的铃声悠悠传来,人群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林经身上,他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的新自行车刚从供销社推出,林经骑上车,轻松地穿梭在街头巷尾。 周围的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回头率极高。 到了派出所,自行车挂上了钢印,上了牌照。 完成这些手续后,这辆自行车正式归林经所有。 但他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游览了四九城的知名景点,享受了一番兜风的乐趣。 他在王府井闲逛,在潘家园溜达,尝遍了各种特色小吃。 北京烤鸭闻名遐迩,皮酥肉嫩,即便只是蘸着酱油吃,也足够美味。 林经忍不住舔了舔嘴角,意犹未尽,吃完一只又打包带走一只。 兜完风后,林经满意地骑着自行车返回小院。 “叮铃~” 铃声响起,邻居们好奇地望向院门口。 林经推车进院,顿时引发一片惊叹。 这是小院里的第一辆自行车,大家无不震惊,纷纷围上前。 “这是你买的?” 正准备去湖边钓鱼的阎埠贵看到了林经的新车,结结巴巴地问。 他也一直想要一辆自行车,可惜家里既缺钱也没票,只能省吃俭用过日子,实在买不起。 阎埠贵本想伸手摸一下,但想到车很贵重且是林经的,赶紧收回了手。 “想摸就摸吧!” 林经心情很好,见阎埠贵畏畏缩缩的样子,大方地允许他触碰。 阎埠贵一听这话,眉眼间满是喜色,随手摸了摸那辆崭新的自行车。 他绕着车转了几圈,细细打量。 院子里的人纷纷围了过来,听说有人买了自行车,都跑到前院来看热闹。 易中海也挤了进来,看到是林经买了这车,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不就是一辆自行车嘛,有什么稀奇的!”贾张氏在一旁酸溜溜地说着,眼神中透着几分不甘。 “林经,你的凤凰牌自行车花了多少钱?”阎埠贵眼中满是艳羡,一眼就认出了车的品牌。 “大概一百八十六块吧。”林经毫不在意地说道。 对他而言,这只是小数目,他完全负担得起,别说买一辆车,就算买三大件也完全不成问题! “一百八十六?!”众人一听,顿时议论纷纷,这样的价格实在让人咋舌。 但林经确实有这个经济能力,不然他每月六十八块五的工资岂不是成了摆设? 人群中,秦淮茹听到这个数字后,脸上的神情僵住了。 “林经啊,你可是咱们院里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呢!”有人由衷地夸赞道,“我们只能看看罢了,不过这也为咱们院子挣了面子。” “这么年轻就有了自行车,真让人羡慕啊,让我们这些快到中年的人情何以堪!”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既羡慕又有些嫉妒。 “不就是辆自行车嘛,有什么好炫耀的!”傻柱斜眼瞄了瞄,心里其实也很羡慕。 同院的阎解成、刘光天和林经年纪相仿,但他们刚参加工作不久,连父母都不一定能买得起自行车,自己又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这就是差距,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总能让人气馁。 “要是这自行车是我的该多好啊!”阎解成叹了口气,满心都是羡慕。 “我还以为第一个买自行车的是易中海呢,没想到是林经这小子!”刘光天盯着那辆自行车,眼中闪烁着光芒。 毕竟易中海是八级钳工,工资超过九十块,是院里收入最高的人之一。 但即便他腰缠万贯,没有车票,也只能望而却步。 “林经,你的车票从何而来?” 刘海中沉思片刻,虽知林经家境优渥,但这车票却绝非寻常之物。 “哼!不用猜了,他的车票定是来路不明!” 贾张氏冷言讽刺,直言不讳地指出林经的车票来源存疑。 “没错,林经,你的车票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易中海语气严肃地追问。 他连买一辆车的机会都没有,厂里分配的车票少之又少,即便托关系也未必能得到。 “这与你何干?有人赠予又有何妨?” “是谁送给你的?” 易中海心中疑惑,谁能如此阔绰,随意将车票送人? “若你质疑我的车票,尽可调查,系统发放的车票自不会有任何问题。” 林经懒得解释,系统提供的车票自然无懈可击。 易中海因昨日颜面扫地,今日又遭冷遇,怒不可遏。 “依我看,得让街道办介入,说不定他的车票真是偷来的!” 贾张氏愤愤地瞪了一眼,想起昨夜林经破坏自家好事便心生怨恨。 “不可能吧,林经怎会是那种人?车票怎会出问题?” “车票上有编号和印记,若真有问题,供销社定能察觉。” 人群中,有几个旁观者为林经辩解。 “随你们查,我问心无愧!” 林经不愿多费唇舌,皆是些无谓之争。 真是岂有此理!买辆车都要遭人诽谤,这些人真是闲得发慌。 “那就请街道办彻查此事!” 易中海毫不退让,誓要让林经难堪。 随即派人邀请街道办人员到场,不久后,街道办王主任带领手下匆匆赶来。 “是谁举报,称某人的车票有问题?” 街道办王主任是一位中年妇女,管理着街道各项事务。 急急忙忙赶到此处,已是气喘吁吁。 举报林经车票有问题的是贾张氏,若举报成立,她能获得丰厚奖励,自然积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