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六年,沈暮雪瞒着林景和生了个女儿。 六年前,只因她天热开空调,林景和的义妹便流了产,事后还得了产后抑郁。 一怒之下,林景和把沈暮雪送进了监狱: “杀人偿命,你在里面好好学学规矩。” 这一学便是六年,而她身边也多了一个最重要的人。 沈宛心,他们的女儿。 入狱那年她怀孕了,里面的人说只要林景和愿意松口她就能出去。 前三个月,她打了无数个电话,但林景和没有一次接过。 直到第五个月,林景和的律师来了,却是警告她: “沈小姐,林先生让我转告您,只要您在牢里认真赎罪,六年后他会来接你。” 但沈暮雪不知道自己哪里需要赎罪,她只不过是开了个空调,便罪大恶极了。 整整六年,林景和从未看过她一次。 她也从娇艳明媚的海城明珠变成了人人都能踹一脚的劳改犯。 如今,她对林景和早就不抱有希望了。 身旁的女儿拽着她的衣角道:“妈妈,我们现在是要回家吗?” 不等沈暮雪回答,面前便停下了一辆价值千万的豪车,地上的污水溅到母女两的身上。 这车她认识,是她当年送给林景和的生日礼物。 男人西装革履,浑身散发着矜贵的气息。 曾经跟在她身后喊大小姐的那个保镖摇身一变成了高高在上的总裁。 “不过是坐了六年牢,装这副可怜模样给谁看。” “你失去的只是六年自由,但云酥酥失去的却是一个孩子!” 若是以沈暮雪以前的个性,肯定会骂他是个蠢货,云酥酥那种拙劣的伎俩都会上当。 但现在,她已经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了。 见沈暮雪不说话,林景和没由来的烦躁,视线落在一旁的沈宛心身上。 “这些年你在里面过的不错,自己出狱还带着一个狱友?” “沈暮雪,不过是坐了六年牢,你真把监狱当家了?” “小小年纪就坐牢,骨子里肯定跟你一样恶毒。” 男人尖酸刻薄的话一字字落入女人的耳中。 原本就凉的心更加冰封了。 出来的时候她还在想要不要告诉他女儿的存在,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回到家后,林景和让司机把车子开出去清洗,让消毒。 闻言,沈暮雪身子僵硬。 当年林景和只是个贫困生,是沈暮雪资助的他。 但林景和心高气高,不肯接受沈暮雪的资助,主动要求当她的保镖。 那时的林景和连个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全部都是布丁。 即使这样,沈暮雪也从未嫌弃过他。 如今时过境迁,他以雷霆手段夺走了沈家的一切,享受着沈家带来的荣誉,却看不上她了。 沈暮雪死死攥着拳头,垂眸拉着女儿准备进别墅。 刚踏进去,一盆狗血从她们头上泼下。 “嫂子,你刚出狱,狗血去晦气。” 动手的是云酥酥,林景和认的义妹,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就在沈暮雪被泼狗血的那刻,林景和下意识往前走了一步。 他曾经是沈暮雪的保镖,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下意识保护。 沈暮雪当年会喜欢他,也正是因为他时时刻刻保护自己。 当初沈父说:“他是你的保镖,保护你是分内之事,这不是喜欢。” 沈母早逝,沈父常年忙着事业,沈暮雪的童年很缺爱,当时的她分不清。 她只知道每次自己遇到危险,需要人陪的时候林景和都在身边。 那年,沈暮雪信誓旦旦道:“爸,这就是爱,我要嫁给林景和,我不在乎他的身份,地位,金钱,这些我都有,我都能给他。” 沈父有些恨铁不成,“林景和这个人心思太重,你们门不当户不对在一起是不会幸福的。” 沈父虽然极力反对,却拗不过沈暮雪,最后还是同意了。 次月,他便带回了一个女人,说是他认的义妹,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思绪回笼,沈暮雪一点点擦去脸上的狗血,盯着云酥酥平静道: “这是我家。” 云酥酥躲在林景和的身后,软绵绵道:“嫂子你别这么看着我,我怕。” 林景和见沈暮雪狼狈的模样本有几分不忍,见她又在欺负云酥酥瞬间变了脸。 “够了,你刚回来就不能消停一点?” “在里面待了六年,还不长记性?” “我本来准备让你缓缓再让你签,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林景和拿来一份股份协议转让书,居高临下道: “酥酥进入沈氏集团工作了,把你身上15%的股份全部转到她身上,这样她在公司不容易被欺负。” “只要你肯交出股份,当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 沈暮雪盯着他,满眼不可置信。 没想到他们竟然无耻到这种地步,逼她做了六年牢,现在连她手上的股份都不放过。 沈暮雪十指收紧,眼神一寸寸变冷: “若我不愿意呢?” 林景和眸子一眯:“我这不是在跟你商量。” 话落,身后的两个黑衣保镖直接狠狠踢入她的膝盖,迫使她瞬间跪在地上。 地上是鹅卵石,锥心的痛。 保镖一人一边强行摁着她摁手印,女人挣扎不开。 她赤红着眼:“林景和,你这么对我,就不怕我爸回来找你算账吗!” “沈暮雪,我看你是精神错乱了,你父亲早在我们婚后的第二天就死了。” “还有,我不喜欢你提你爸,别惹我生气。” 话落,林景和便将股权转让协议送给了云酥酥,带她回了屋里。 保镖松开沈暮雪后,沈宛心趴在她身上哭着道:“妈妈,我不要回家了,我们回我们之前的那个家好不好?” 沈暮雪心痛难忍,之前的那个是监狱,不是家。 她强压着情绪道:“宛心,这个才是我们的家,妈妈会保护你的。” 哄完沈宛心,她起身走到花园里给六年未联系的父亲打过去一个电话: “爸,您当年说的没错,我要跟林景和离婚,去父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