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热搜登顶:陆远川新恋情曝光,称与前女友林芷和平分手。 林芷刚进会议室,手机便震个不停,打开微信,一连串转发消息铺天盖地: 芷芷,你前男友在借你博热度? 这声明看着像你同意的,你真没被劈腿? 你现在在镁光,不会是被他气得跳槽的吧? 林芷面不改色,将手机反扣在桌面。 会议室里的人也显然看到了新闻,有人小声说:“这陆总真会洗,明明甩了人家,公关成温柔放手?” “还带新女友发自拍,全程高糊遮脸那种,又要热度又要体面,老套路了。” “我听说林芷就是因为他才辞职来我们这的,你说这是不是炒作剧本?” 林芷面前的茶水微微晃了一下。 她没解释,只在纸上写了三个字:舆论战。 这是陆远川惯用的手段,先占道德高地,再操控情绪场,一切熟悉得像复印出来。 可这一世,她不会再糊涂入局了。 镁光项目组的训练强度堪比魔鬼。 沈予恒每天七点前开例会,八点统一布置任务,下午四点前提交PPT方案,六点小组汇报,八点复盘打分,迟到一次扣三分,提案不通过直接淘汰。 组员们叫苦不迭,林芷却像个沉默的机械人,按时交稿,从不迟到,也从不多说一句废话。 她像一把沉入水底的刀,未出鞘,却锋芒内藏。 但舆论没有放过她。 第三天,媒体人挖出她和陆远川过去共同出席活动的照片,又配上他和平分手发言,炒作成她受了情伤后借跳槽博取关注。 一时间,林芷的名字挂在镁光员工群、行业论坛、匿名爆料帖里,成了带情绪入职场的反面典型。 那天会议结束后,沈予恒叫住了她。 “你打算回应吗?”他直视她,眼里没有同情,只有质询。 “不会。” “理由?” 林芷语气平静:“狗咬了我一口,我不会咬回去。” 沈予恒一挑眉。 “况且,”她顿了顿,看向他,“我来,是做项目的,不是搞恋综剧本的。” 男人眸色一暗,低低哼了声:“最好你说到做到。” 林芷没回嘴,转身离开,她知道,沈予恒不信她,但没关系,她要的不是他的信任,而是成绩单。 第五天,小组开始第一次项目预演,模拟为某知名智能硬件品牌设计一款新品发布策略。 沈予恒提出三小时限时命题,全员独立完成PPT并当众讲解,通过的人才能进入下一轮,未通过者直接淘汰出局。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到极致。 林芷坐在角落,翻着资料,一张纸上密密麻麻记着关键点。 她没带模板,没用动画,全手工排版,甚至连底色都用了素灰。 讲解开始。 第一个讲解者支支吾吾说不清受众定位,第二个讲了十分钟都没进入主题,第三个因为内容雷同被沈予恒当场打断:“你是照搬知乎的吗?” 所有人看着台上的男人,仿佛看见死神。 终于,轮到林芷。 她走上去时,全场哗然。 “她敢上台?” “你看她桌上的笔记,密密麻麻写了三页,她不是光靠脸吃饭的。” “这波如果她真讲得好可就打脸那些爆料贴了。” 林芷走上台,深吸一口气,打开PPT,投屏。 五分钟里,她以目标用户日常作息为蓝本,从五个场景,展示产品如何嵌入使用者生活。 配图是她亲自拍摄的模拟照片,配色统一、逻辑清晰,甚至结合了用户旅程曲线和反馈机制图表。 最后一句:“方案的核心不是卖点,而是存在感。” 全场沉寂三秒,然后,有人轻轻鼓掌。 再然后,是更大的掌声。 沈予恒没有鼓掌,只是看着她,目光里第一次没有审视,而是认可。 “讲得不错。”他沉声开口,“你这提案我记下了,下周我们会投给甲方作为模拟演练。” 林芷轻轻鞠了一躬,回到座位时,手心已是一层冷汗。 当天下午,项目组公告栏贴出通知: 林芷提案评分9.2分,项目预备骨干第一候选人。 她站在通知栏前,看到底下有人悄悄加了句话:镁光不欢迎戏精,但我们欢迎能干的疯子。 她低头轻笑,嘴角一点点弯起。 陆远川还在微博上发温情告白,标签是错过的遗憾。 他的剧本写好了主角,却忘了她早已换了舞台。 她不会再被他困住了。 她早就不是那个为爱妥协的傻女孩。 这一世,她只为自己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