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气,位于北方的青市白天已经回暖,甚至有能到30度的时候。 沈秋花了三天的时间,寻找着合适的店址。 找到位置还不错的店铺,就给老板打个电话,谈谈价格,准备比对一下。 其中最好的一间铺子,是第三天找到的,在民盛路53号。 这是紫盛天府小区的底商,面积不大,50平左右。 店里的面积,除了能做个明厨明灶之外,还能放四张桌子。 其实沈秋最初的计划,是不做堂食的。 但店面太小,又显得太过局促,沈秋挑选的过程中,目标也有些变化。 最好还是能容纳少量客人堂食。 而且这家铺面周围的人多,几百米外还是商业楼,客流量不成问题。 离三个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也不是很远。 沈秋自己徒步要走15分钟,带三个女儿的话,差不多20分钟出头。 不过店铺老板留的电话打过去,被挂断了。 沈秋也没再打,给老板发了条短信,然后等回复。 差不多2个小时后,沈秋接到了店铺老板打回来的电话。 说话的是一个声音很沉稳的女性,年龄应该不大。 “您好,您要租房子是吧?” “对。” “房租您了解吗?” “月租9500块,差不多吧?” “不对,是9516块,您要能接受的话,现在我就能让我妈带钥匙过去。” “可以,但能不能半年一交?我手头有些紧张。” 沈秋手里有27万。 他工作时攒了些,爸妈每个月也会按时给他打笔钱,说是给孙女们买东西。 平时的开销是陆明娜负责的。 沈秋本来想把这笔钱想当家庭应急资金的,没想到钱还没花,婚就离了。 刚好当成生意的启动资金。 其中5万多一点的零头,沈秋留下来当生活费。 能动用的有22万。 而且得装厨房,买桌椅,买厨具餐具,都要花钱。 资金压力很大。 电话那头的女人思索片刻,答应了下来:“可以,没问题。” 沈秋很快跟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看上去五十多岁的阿姨见了面。 阿姨见到沈秋,上下打量几眼,称赞道:“小伙子长得不错。” 沈秋礼貌地笑了笑。 店铺其实没什么好看的,只需要确认些细节,比如能不能接天然气管道。 沈秋了解过,青市现在的店铺,很多不让用煤气罐了,要么天然气,要么用电。 房东薛阿姨的条理清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肯定能,不行的话我给你退租。” 沈秋是那种做好决定就不会瞻前顾后的人。 看完之后,沈秋当场跟阿姨签了三年期的合同,付了半年的租金,一共5万7096块。 沈秋在合同上加了一条,店铺续租时可以上调5%的租金,但要优先租给沈秋。 对方没有意见。 合同签完,阿姨跟沈秋交换了联系方式:“我家女儿平时工作忙,有什么事你就找我。” “好的薛阿姨。” “行,那阿姨就先走了,有空来你这里支持你的生意啊。” 薛阿姨走的时候,悄悄打量了沈秋一眼。 沈秋也没在意。 他看着店铺,有些激动,也有些压力。 从现在开始,每分每秒都要支付房租了。 沈秋拿出手机,联系了提前约好的装修队。 他的婚房就是这队人装修的。 六年多住下来,小问题虽然有,但都还能接受。 很快就有一个中年男人,开着一辆又小又旧的铃木,赶了过来。 两个人确认了一下图纸。 店铺面积不大,装修的方案并不复杂。 沈秋初期准备卖的餐品,就是包子、油条和粥。 这些都是沈秋擅长做的,味道广受好评。 三个女儿直到现在也不肯去幼儿园吃早饭,都要在家里吃了才肯去园里。 根据要做的餐品,厨房要留出洗菜区、白案区和灶台区。 除了用餐区之外,还得留出一个前台的位置,要把餐品放到上边,方便客人端走。 几次调整后,沈秋和工头意见达成一致。 厨房做成明厨,油烟多、味道大的灶台,放到离用餐区最远的里面,抽油烟机也放到灶台上。 最终成型的厨房,挤一些的话,可以同时容纳四个人工作。 装修的风格,沈秋不打算弄的太复杂,简单干净就行。 地上铺层耐脏的仿木纹瓷砖。 墙壁刷白就行。 确认好图纸,沈秋说道:“房东已经帮忙联系了物业,我待会儿就去交费。 建材估计过个两三天到,等到了我联系你们,咱们开工。” 工头:“行。” 装修的事情敲定。 沈秋开始忙其他的事情。 他得办张健康证。 店里初期肯定不雇员工,他要自己上岗当厨师。 拿到租房合同,也可以去跑营业执照了,然后还得拿一个消防许可。 青市这几年陆续进行了几次市政改革,精简了很多流程,而且耗时也短了。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些手续就差不多办齐了。 装修的进度也不慢。 毕竟店铺面积不大。 三个小家伙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就会兴致勃勃地跟沈秋一起到店里,坐成一排当监工。 她们也想帮忙,但装修的工作太重,对三个六岁的小家伙来说有些危险。 沈秋就让她们想一想,看看店里有哪些地方可以装饰一下,显得更好看。 等到基础装修结束。 大女儿沈鹿鸣在墙上贴了四张她手工做的剪纸。 老二沈令仪跟老师商量之后,拿了四盆小小的多肉植物,交给了沈秋。 老三沈婉如用橡皮泥捏了四个小小的人。 本来她们三个做东西,都会做成五个,因为是一家五口。 不过现在变成了一家四口,她们悄悄把做东西的数量改了。 一家四口就很好。 沈秋让师傅用木板抛光,上漆,钉到墙上,充当简单的柜子。 老二和老三的装饰,都摆了上去。 大女儿的画,贴到了墙上。 沈秋跟她们看着一起做的装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治愈。 除了装修,各种器具也陆续到货。 大的竹蒸笼一共20个,每个能容纳12个包子。 还有双炉的煮粥桶、炸东西用的炉灶、门头招牌…… 总计开销3万2700多块。 店名是一家四口集思广益之后确定出来的,叫食鲜包子。 有点普通,但沈秋感觉还不错,新鲜、包子,关键要素都整出来了。 整个5月,沈秋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终于,在离婚冷静期结束的同一天,沈秋的店铺准备完毕,进入到了随时可以营业的状态。 沉寂了一个月的系统,也有了更新。 【当前店铺数量:1(新增1)】 【当前员工数量:0】 【兑换积分:0】 【当前食谱:初级面食、初级炒菜、初级炖菜、初级粥品】 【当前店铺加成:味道小幅提升】 【下阶段介绍:招募1名资质达到“优秀”的员工,奖励30点兑换积分;员工将影响您的积分获取。】 沈秋有些兴奋。 5月开销很大,但一分钱的入账都没有。 大女儿沈鹿鸣悄悄上交了她的小金库,共计1800块,是她留下的压岁钱和各种零花钱。 “爸爸,你再坚持坚持,等我长大了就能养你了。 这些钱花完了你跟我说哦,我知道令仪和婉如的钱藏在哪。” 沈秋很欣慰,也更想挣钱了。 终于要开店营业了。 至于招聘,沈秋不急。 积分肯定很重要,但人工不便宜。 沈秋钱包紧张,现在是能省则省。 反正沈秋的店没有品牌做支撑,也没准备开店活动,一开始生意肯定不会太忙。 沈秋自己先顶着,看看生意怎么样再说。 稳定之后再招人就行。 “明早开门做生意,得早起了啊。” 沈秋刚打定主意,兜里的手机就响了一下。 陆明娜回来了。 她发了短信:“过来把手续办了。” 沈秋回道:“行。” 他跟陆明娜约在民政局,顺利地办理了手续。 离婚证到手。 沈秋把备用钥匙给了陆明娜。 他签了房产转让协议,后续跑手续的话,他可能还要跑两趟,但不算麻烦。 陆明娜签了放弃抚养权的协议。 从现在开始,除了陆明娜有每月探视三个女儿一次的机会之外,沈秋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了。 沈秋最大的感觉是一身轻松。 陆明娜观察着沈秋的表情,看沈秋离婚后心情貌似变好了,她更不爽了。 她看沈秋不顺眼,觉得沈秋配不上她,但又觉得沈秋应该挽留她,然后被她拒绝。 沈秋对此的评价是,有病。 他骑上电车,戴上头盔,转了个圈,干脆离开。 陆明娜阴沉着脸,坐回她的宝马车里,拿出手机吐槽。 “沈秋真下头!” “我说要知道他的经济情况,免得孩子饿着,问到他的店在哪了。” “等我抽空去看看,他生意肯定不行!没有女人帮忙管钱,他做生意能成就有鬼了!” …… 第二天,早上四点。 天还是全黑的。 沈秋被闹钟吵醒,猛地坐了起来,准备悄悄进卫生间洗漱。 三个女儿是早上7点50分入园。 沈秋准备让她们睡到7点20分,他带饭回家,暂时关店,然后把她们送去园里。 这样肯定不是长久的办法。 客人一多,沈秋肯定抽不开身。 不过眼下刚开店,客人肯定不会多到这种地步,问题不大。 刷牙洗脸后,沈秋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女儿们房间里的监控。 这是他自己装的监控。 三个女儿有什么问题,他能立刻赶回来。 沈鹿鸣抱着沈婉如的腿。 沈令仪贴着沈婉如的脑袋。 她们三个睡前各自一块小方毯,但睡到一半就全乱了。 沈秋笑了笑,准备出门,却发现沈婉如忽然动了动。 她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赶紧推了推两个姐姐。 最不爱起床的是老二沈令仪。 不过她被推了之后,也动作麻利地爬了起来。 沈秋有些意外。 三个女儿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极长,她们明显是商量好了要干什么事情。 这是要干嘛? 沈秋还没反应过来。 沈鹿鸣已经光着脚从屋里跑了出来,直接扑过来抱住了沈秋的腿:“爸爸!我们陪你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