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完毕。 朱标请求道:“母后,我想拜托你和三妹隐藏身份过去照顾常氏。” 马皇后倒不介意去照顾儿媳妇。 但距离常氏生产还有几天,坐月子也要一个月。 作为皇后,要是这么久不露面,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就连官员们都会在朝会上询问皇帝。 史官也会留下记录。 “标儿,你是担心如果派别人,他们可能包藏祸心?要不我从坤宁宫调几个嬷嬷过去?”马皇后道。 朱标摇头:“不全是因为这个,还因为那道月洞门太关键了。或者说,月洞门另一头的李大夫太关键了。” “什么意思?” 朱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虽然因为急于求医,儿臣没有精力多加询问、观察,但仅凭惊鸿一瞥,儿臣依旧可以确认他那里的东西我大多不认识。 他的言行举止也完全不像大明人,最关键的是他轻易就解决了困扰戴太医的病症。 儿臣觉得咱们或许可以从他那里获取医术以外的支持,所以若非必要,儿臣不希望外人接触他。” 马皇后认可了这一说法,看向一直在沉思的朱元璋:“重八,标儿辅助你多年,眼力早就练出来了,既然他这么推崇那位李大夫,应该错不了,你觉得呢?”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赞赏:“咱也相信标儿的判断,那就由妹子你带着三丫头过去?” “行。” “辛苦你了妹子,等咱什么时候有空了,会去看你们。” “好,那三个孩子……?” “送到咱的乾清宫就是,咱亲自带。” 朱元璋话音一变:“咱儿媳妇儿中毒的事,标儿你有什么想法?” 朱标目光一眯,愠怒的神色像极了朱元璋:“如果单纯只是中毒,戴太医不可能看不出来。 儿臣虽然不通医术,但结合他们两人的说辞,儿臣怀疑常氏曾被多次投毒,但每次毒性都不同,也不大,以至于每日都要请脉的戴太医反而被误导了。” 马皇后道:“宫中规矩森严,投毒本就不容易,更别提多次投毒。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投毒上面,只要仔细查,幕后黑手应该不难查出。” 朱标道:“儿臣回去后就命人彻查。” 朱元璋点拨道:“要是你没遇到李中孚,咱儿媳妇儿怕是挺不过分娩那一关,到时候她留下的几个孩子不能没人照顾,太子妃的位置也不能长久空着,总会有人顶上。” 朱标会意:“难道是允炆的出生滋生了侧妃吕氏的野心?儿臣会让人重点查查她身边那些人。” “若是查实,不可心慈手软。” 朱标咬了咬牙:“儿臣晓得。” …… 中午十二点。 李中孚感觉肚子饿了,洗了把手,来到后厨。 点着火,李中孚先用土灶把米饭焖上。 顺便敲了俩鸡蛋一起放进去蒸鸡蛋羹。 洗把蒜苗切段,再切些姜片和红辣椒。 从冰箱里拿出腊肉,煮熟后切薄片,下入另一个锅里煸香。 之后依次放入蒜苗、姜片、红辣椒等。 放少许盐,再来一勺豆瓣酱和豆豉,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 第二道菜是咸菜滚豆腐。 这道菜做起来更简单。 腌雪里红切段,加水煮开,下豆腐。 煮到豆腐飘起就算熟了。 撒一把葱花香菜,浇几滴花椒油即可。 等了一会儿,米饭也焖熟了。 把膨胀起来的鸡蛋羹端出来,把米饭盛出来。 铲出一半锅巴,抹上红辣椒酱,李中孚一边吃,一边把米汤倒入锅里,就着只剩一点的灶火煮稀饭。 考虑到多了一个人吃饭,李中孚从橱柜里拿出两个六格快餐饭盘,一式两份把饭菜都分光了。 看了眼空空如也的第六个格子,李中孚对着橱柜喊道:“一袋涪陵榨菜。” 打开橱柜,从里头拿出涪陵榨菜。 撕开,分到两个格子里。 一手端一个饭盘,李中孚回到医馆。 这会儿正好放完一集西游记,常氏在中场休息,见李中孚端着饭菜过来:“辛苦你了李大夫。” “没什么辛苦的,我们家医馆的规矩,饭点如果有病人,必须连病人的饭菜一起做,省得病人点外卖吃坏肚子。”李中孚道。 “外卖是何物?” 李中孚解释了一下外卖的意思。 常氏连连称赞。 李中孚把病床自带的小桌板放下来,把饭盘放了上去:“尝尝我的手艺吧。” “多谢。” 常氏打量了一下盘里的饭菜,油光水滑,绿意盎然,看着就不错。 随着饭菜香味飘进鼻子,她直接食指大动,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根本停不下来! 太美味了! 李中孚由此断定常氏的病治愈不成问题。 因为感到饥饿、想吃东西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代表她身体里失去的血液补了一些回来,各项机能也在恢复。 李中孚本来还担心她吃不惯自己做的饭菜,没体力支持进一步治疗。 毕竟她家的条件一看就很好。 没想到她吃的很香很自然,就跟平常也是吃这些饭菜一样。 李中孚好奇的问道:“你家条件不错吧,平时也吃这些?” 常氏点头:“三菜一汤已经很好了,大多数大明百姓过年都未必吃得上这样一顿饭菜。” 李中孚当然知道这点。 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不是说着玩儿的。 对真正的权贵和有钱人来说,哪怕是在古代,照样可以吃的无比丰富,奢华程度甚至能让现代人咋舌。 “你家过日子还挺节俭。”李中孚笑道。 常氏点点头:“主要是家公年轻的时候挨过饿,所以发家后依旧不舍得铺张浪费。” “这是个好习惯,我不禁想到一位羊毛衫打补丁的伟人。” “是哪位伟人?” 李中孚笑笑,没有回答。 常氏也识趣的没有追问。 李中孚在药柜后面坐下,一边吃饭一边津津有味的看西游记。 哪怕这部剧他其实看过一百遍不止。 二人正吃着,马皇后、朱标和崇宁公主朱鹤鸣拎着三个包裹过来了。 常氏笑道:“娘,三妹,你们怎么来了?” 马皇后不着痕迹的收回打量四周的目光:“是一平让我们来照顾你的。 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你是个有福气的,安心在这儿住着吧,其它事自有一平和你爹处理。” “好,那就有劳娘和三妹了。可是三个孩子……?” “他们有你爹带呢,不用担心。” “好。” 年仅十四岁的朱鹤鸣甜甜喊了声大嫂,放下包裹,嗅了嗅空气中飘荡的香味,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好香啊。” 李中孚把嘴里的汤咽下去:“香吧?我可是七八岁就开始烧火做饭,厨艺不比大厨差。” 朱标领着母亲和妹妹走上前来,依次为双方做了介绍。 见朱鹤鸣不时扫过自己饭盘里的食物,李中孚笑问:“想吃?” 朱鹤鸣点了点头。 “你们都没吃午饭?” “没顾得上。” “可是我只做了两人份的饭菜,要不我给你们泡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