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中学,高三教师办公室。 时笙神情坚定地说道:“老师,我想好了,我要改志愿,从国防大学改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老师神情凝重:“你的决定,老师都支持。” “只是考军校不是你一直以来的理想吗?你真的舍得放弃?” 时笙一阵沉默。 她之前追逐的,也不是军校,而是身为军人的俞烨伟。 但就在半月前,高考完那一天,她攥着情书躲在俞烨伟的房间里,想和他告白。 却看见俞烨伟和一个女人拥吻着推门而入。 她如遭雷劈,茫然伤心之际,隔日却接到了父亲殉职的电话…… 时笙摇摇头,掩去眼里的黯然,笑着坚定回道:“老师,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继承我父亲的警号!” 等时笙改完志愿离开。 老师望着她背影,忽然发现,不过短短半月没见,时笙看起来竟长大了不少。 时笙回到大院,刚好是饭点。 从八岁起,她就一直住在俞家,迄今已经十年。 那时,时母刚刚因公殉职,时父却去了边境。 将还在读小学的她托付给了战友俞家。 俞父俞母也忙,时笙那段时间几乎是被俞烨伟养大的。 时笙还记得,那时的俞烨伟每天雷打不动接她上下学,自己还是个高中生,却样样操心她的衣食住行。 所以她依赖他,理所当然。 然后后来……这份依赖变成了依恋。 时笙刚进客厅,便听俞烨伟的声音传来:“不用等时笙了,我们先吃吧。” 她一愣,走进屋便看见俞烨伟身边坐着她曾见过的那个女人,苏茉。 ——俞烨伟现在名正言顺的女朋友。 “我回来了。”时笙声音有些哑。 俞烨伟抬头看她,责怪道:“出门怎么不带手机?都成年了,能不能少让我们操心?” 时笙心间一涩。 从前,俞烨伟从不会用这样责备的语气跟她讲话。 她做错事,他只会跟她讲道理。 而大多数情况下,他通常只会说’都是别人的错,和我们小笙有什么关系。’ 可自从她那天撞破两人接吻,情书也被发现之后,俞烨伟对她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弯。 时笙能理解,却无法抑制地难过。 沉默着,她乖顺道歉:“对不起,哥哥,我让你们担心了。” 她和俞烨伟相差了8岁,但自从她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便再没叫过他哥哥了。 这是她16岁以后,叫他的第一声“哥哥”。 俞烨伟诧异地看向时笙。 她乖巧下来,不习惯的反而是他。 俞烨伟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苏茉先一步地开了口:“好了,少说几句吧。妹妹又不是故意的。” 俞烨伟立刻听话地闭了嘴。 时笙心底酸涩,坐下吃饭。 她低着头扒饭,不看对面互相夹菜的两人。 以前俞烨伟对她好,她就以为自己是最特别的。 直到苏茉出现,她才知道,俞烨伟真正爱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时笙很快吃完饭回到卧室。 合上门,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个盒子。 盒子里零碎装着她这十五年来,偷偷藏起的和俞烨伟的所有回忆。 有她不小心摔伤,俞烨伟亲手贴上的便利贴;有俞烨伟帮她签过名字的月答案卷;还有他随手送的小礼物,发卡、水晶球、新年红包…… 时笙定定看了许久,才拿出新买的锁,将盒子上了锁。 现在她要把和俞烨伟的一切都锁起来,深埋心底,再不见日。 翌日。 时笙突然接到了时父生前上司陈局的电话,说是已经到了北京。 从云南到北京,一千二百七十八公里。 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只为了送给战友家属,他最后的遗物。 时笙飞快来到见面点。 陈局慎重地将手中的木盒打开,里头除了一枚金灿灿的奖章,还有一条崭新的扎染围巾。 “抱歉,我们没能救回你父亲的尸体……只能给你带来他的遗物。” 时笙却只是呆呆看着围巾,突然想起了和时父最后的那通电话。 “笙笙,爸爸给你买了云南特色的扎染围巾,今年过年,爸爸一定回来……” 时父只说到这里,就因为没信号挂断了。 八岁就被寄养,时笙其实一直有些埋怨时父,她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 可直到时父去世那天,她才知道时父是在边境当缉毒警。 而现在,看着这条围巾,她才意识到。 时父是所有人的英雄。 同样,他也是自己最好的父亲。 时笙伸手拿起围巾,眼眶瞬间就红了。 陈局也红了眼,他拍拍时笙的肩说道:“听说你志愿填了警校,那也算半个警察了,今天我们就用警察的方式,来接你的父亲吧。” “是。” 时笙深呼吸,才将泪意压下。 随之,她猛地举起右手,朝着父亲的奖章,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