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缙之脸顿时没了血色。 阿春不忿:“你们胡说!我家公主亲口所说还能有假!?” 两名僧人面面相觑,不改其言:“你们若是不信,可以去流民城看看,城门处每片砖瓦都有公主亲手篆刻的‘玉’字。” 事实胜于雄辩。 当林缙之站在流民城城门口,亲眼看到沈微雨那飘逸字体时,悬着的心彻底被拽入万丈深渊。 他摸着墙沿,绵软的声音化在风中:“三年,一千五百二十三块瓦。阿春,你看,这字迹经过时间的沉淀反而是越发深刻了。” 沈微雨对温鸣玉,从不单单是少年情谊那么简单。 林缙之是阿春搀回府中的。 推开寝殿门,便看到沈微雨单手撑在桌上睡着了。 她小心翼翼将一碗冒着热气的参汤护在怀里。 听到推门的动静,她立马惊醒,伸手摸了摸碗沿,确定还热着幽幽松了口气。 “阿缙,今日去寺庙定是辛苦了。” “春日夜凉,我亲手给了熬了碗参汤,赶紧喝了补补身子。” 她端起汤碗起身时,林缙之不经意看到她手腕上那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那是他病重时,她孤身上雪山为自己采雪莲留下的。 只差一点她就经脉尽断,再也无法提剑上战场。 没有人能用前程和性命演戏,作假的。 林缙之接过参汤浅尝了一口,尝不出鲜甜。 “好喝吗?”沈微雨期待看他。 他笑:“好喝,公主亲手熬的,真真醇香鲜美。” 汤还没喝完,林缙之余下的话尽数被一个冗长而深沉的吻淹没。 沈微雨熄灭了烛火,将他推到榻上。 他伸手想要推拒,却又作罢。 总归是欠了她,该还。 蝉鸣阵阵,帐中两道交叠身影摇曳生姿。 叫了三次水,两人才作罢。 烛火点点,林缙之目光不经意落在她额间露出的刀痕上:“公主这道疤痕是如何来的?” 从前他也问过,她说是幼时顽劣。 一如往常,得到的仍是同样答案。 然而林缙之这次却清晰捕捉到她眸底有痛色闪过。 林缙之将她娇躯抱紧:“下官倒是听过坊间关于这伤疤的,另一版本传闻。” 沈微雨:“噢?” “说是公主自幼文武双全,无奈只是婢女所出。先皇为防止公主篡位,赐下公主一刀。” 大昭皇室祖上有训:面部有毁者坐不得皇位。 沈微雨轻轻嗯了声:“这倒是不假。” 林缙之接着说:“当时朝臣视您不详,要将您点天灯献祭,以解当年旱灾之劫。是温家竭力反对,温公子进宫时还对公主说……” 他故意顿了瞬,沈微雨没有反驳。 林缙之继续:“温公子说,纵面部有毁,世人皆将你视为蝼蚁,可你不能任其毁去你铮铮傲骨。” 沈微雨依然沉默,眸色不明。 林缙之低眸看她:“若我是公主,恐此生再难忘怀温公子。” 许久,林缙之听得嘶哑一声回应:“睡吧。” 沈微雨默认了。 林缙之闭上眼,躺在她身边一动不动。 原来都是真的,他能明白沈微雨为何会对温鸣玉多年念念不忘了。 温鸣玉于沈微雨,正如沈微雨于自己,都是阴暗人生里唯一照进的那束光。 一夜未能好眠。 一连几日心绪难平,林缙之干脆重抄经书静心。 只身去了沈微雨书房。 林缙之取置于柜顶落灰的《金刚经》。 勉强够到手,却不小心顺带下一本书,一张泛黄的纸笺从中滑出—— 林缙之捡起查看—— 昭历三十二年,将军府温鸣玉腹痛难耐,疑冰糖葫芦投毒,遂将小贩夫妇杀之。 小说《忆海棠却话凄凉:全文+后续》 第4章 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