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走了多久,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璐?” 我转身。 林远鹤,姜澜舟的大学舍友。刚入学时与我同在一个学生社团,因为同时喜欢文学,我们算得上聊得来的朋友。只不过因为后来与姜澜舟确定了关系,我和他都在刻意保持距离,渐渐没了联系。 “真的是你。”他快步走下台阶,“好久不见。” “我记得你,姜澜舟的大学室友,”我习惯性地为他套上与姜澜舟相关的名号,避开眼神接触,“你怎么在这里?” “我现在是经济系的助教。”他垂眸道,“你呢?回来取材料?” 我点点头,突然觉得鼻子一酸。 林远鹤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却没有多问。 他看了看表:“要不要去咖啡厅坐坐?” 我犹豫了一下:“好。” “听说你要出国深造?”他开门见山地问。 我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系里老师说的。"他推了推眼镜,"张教授很遗憾你要走,说你本来可以留校读博的。" 我低头搅动着杯中的咖啡:"有些事情……需要换个环境。" 林远鹤没有追问,而是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几所学校的资料。考虑到你的研究方向,我觉得这几所可能会适合你。” 我翻开文件夹,里面不仅有学校的详细介绍,还有每所学校经济系的强项、导师信息,甚至还有当地的生活成本估算。 “这……太详细了。”我抬头看他,“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听说你要出国后就开始整理了。”他语气平静,“毕竟我在国外待过几年,有些经验可以分享。” 我们聊了很久。 林远鹤没有问一句关于姜澜舟的事,只是认真地给我分析每所学校的优劣,甚至提到了几个我从未考虑过但很适合我的项目。 “如果你需要推荐信,”临走时他说,“我很乐意帮忙。” 我犹豫了一下:“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林远鹤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工作邮箱和电话。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 “我叫林远鹤。” 他的态度礼貌而克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我点头,没有说出其实我记得的事情:“知道了。” 走出咖啡厅时,天已经黑了。 “苏璐,”林远鹤突然叫住我,“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要记得为自己而活。” 我知道他看见了。 看见了我和姜澜舟。 “我知道的。” 我回答得很轻,快要散在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