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苏月棠走进邮局,将自己一夜未睡写的举报信寄了出去。 她要举报赵振国利用职务之便将小儿子赵卫东滞留阳城,违反规定,拖延下乡。 赵卫东虽然是原主的高中同学,但因为不喜欢学习只念了一年就辍学了。 没有高中学历,又通不过招工答案,赵振国便托人给儿子在钢铁厂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 但按照规定,多子女家庭至少要派遣一名子女下乡。 赵家一共有三个孩子,赵卫东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如今他的大哥在钢铁厂是正式工人,二姐已经嫁人也有正式工作,只有他是托关系的临时工。 往常赵振国凭借着多年来经营的人际关系,知青办的人也不会追根究底。 但现在赵家和徐家撕破了脸,钢铁厂的人不会再包庇,再加上苏月棠的举报信。 这乡,赵卫东下定了! 而且他作为思想有问题,逃避下乡的代表,必然不会被分到什么富裕的地方。 他这样心术不正的人,就应该在最艰苦的地方好好改造! 寄完信,苏月棠下一站去了银行。 这一次,她是拿着自己的户口本来的。 她昨晚找到了两张存折,都是自己的名字。 一张上面有足足五万元,是十年前一笔存入的。 还有一张里有一万元,这十年来每逢苏月棠的生日都存入了一千元。 五万元那张,苏月棠没打算动。 一来是她下乡用不到那么多钱,二来是如果全都取出来,这笔巨款必然会惊动银行的高层,也很有可能惊动那些觊觎苏家家产的人。 到时候,她想要离开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考虑再三,苏月棠还是决定从第二张存折中取出一千元。 这个数额不算太大,高级工人家庭也能攒够,所以她取也不会特别显眼。 而且现在的物价水平很低,再加上之前的那些现金,哪怕是找到了父亲,也足够两人在乡下的开销了。 果然,苏月棠取钱时,银行的工作人员有些惊讶地看了她几眼,但也没说什么,确认过信息就将钱拿给了她。 苏月棠将钱收好,出了银行就直奔阳城最大的供销社。 最重要的自然是粮食。 苏月棠先是买了一百斤的大米,一百斤的白面和一百斤的玉米面。 无论什么地方,粮食才是硬通货。 确保自己不会饿肚子以后,苏月棠又买了猪肉、红糖、鸡蛋,还有各种海产品,这些都是补充营养的好东西。 还好昨天她还找到了苏承华给她留下的不少票据,否则这些东西,她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接着就到了衣服。 原主还有些原来的衣服,虽然在苏承华的要求下不算出挑,只是些普通的白衬衫、工装裤和深色的裙子,但到底不适合下乡。 而且黑省不比南省,冬天寒冷又漫长,不多准备些衣服是肯定熬不过去的。 深颜色的粗布,土布,柔软舒适的棉布,还有深色系的毛线,苏月棠都买了很多。 毕竟到了黑省她和父亲的衣服裤子,鞋袜被褥全都需要重新做。 除此之外,她还买了些不起眼的成衣和干活需要的帽子手套等等。 虽然前世生活在末世,但做衣服的活儿她是真不会。 唯一可惜的是,南省的气候常年高温,很少有卖棉花的,更没有棉衣棉鞋棉被,这些只能等到了黑省再想办法。 好在现在是夏天,到了黑省也不会太冷。 之后就到了日用品。 大铁锅、烧水壶、暖水瓶、搪瓷水杯、铝制饭盒、碗筷盘盆统统配齐。 虽然之前在赵卫东家的厨房搜刮了一些,但苏月棠不想用他们用过的,只等有合适的时机出手卖掉。 除了这些,苏月棠还买了不少护肤品、糖果、点心、罐头、香烟、酒水等等。 不光是自己用,还可以送人。 想要生活舒坦,寻找父亲,人情往来是少不了的。 最后,她还买了很多在黑省无法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它们的种子。 这些在南省随处可见,但到了黑省就成了稀罕物。 她现在的木系异能虽然只有一级,但她有前世的经验,随着异不断升级,就可以将这些作物全部培育出来,还能利用地域差异小赚一笔,不会坐吃山空。 打着替县里采购的名头,又用了几把糖,苏月棠拜托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帮忙将东西都放到了不远处的巷子里。 趁着无人注意,她将东西全都收进了空间。 看着空荡荡的杂物间终于有了存货,苏月棠的心中也踏实了几分。 离开巷子,苏月棠又朝着百货商店走去,她准备买一辆自行车。 现在的交通不发达,有了自行车以后出门也方便很多。 刚走进百货商店,苏月棠就看到了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往日一丝不苟的发型多了几分凌乱,下巴的胡茬和眼底的红血丝都彰显着主人的憔悴。 徐学军的双手按在柜台上,身体向前倾斜,声音急切又焦虑: “真的没有了吗?这些日子能进新的吗?” 售货员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开始赶人: “这位同志,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我们这里不卖你说的丝巾,也没有珍珠耳环,赶紧走吧,不要耽误其他人买东西!” 后面排队的人也不满的催促: “是啊!你不买东西就快走!别人还在等着呢!” 徐学军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终于顶不住众人的指责,灰溜溜地离开了。 苏月棠嘴角勾起,看来昨天徐春燕还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从小崇拜尊敬的堂哥突然变成了监守自盗的小偷,恐怕徐家的热闹还要持续一段期间。 苏月棠转身朝着卖自行车的柜台走去。 自行车是这个时代的紧俏货,但她的运气不错,百货商店里正好还剩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用在赵卫东家找到的自行车券再加上一百六十块钱,苏月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推着自行车走出百货商店,苏月棠看到外面已经西斜的太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已经忙了一天没有吃东西了。 感受到肚子发出的哀鸣声,她连忙将自行车收进空间,抬腿就朝着国营饭店走去。 饱餐一顿后,苏月棠又打着采购的名义买了一百个肉包子,一百个菜包子,一百个馒头和一百个烧饼,通通放入了空间。 反正空间有保鲜和保温的功能,有了这些存粮就算没有条件做饭也不怕。 花了一天钱的苏月棠终于满足了,脚步轻快地往家走。 然而她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看到家门口那个不速之客的身影后,苏月棠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你来我家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