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语迈着轻盈的步伐,沿着小溪往大青山深处走。 她可不愿意一趟一趟的跑,便跟宋族长商量好了。她先沿着小溪上山,等找到可以挑水的水洼处,就直接在那里守着。 通常情况下,野猪跟熊瞎子都是在深山之中出没的。对于秦思语提出的想法,宋族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她一边前行,一边留意着周围的环境。 见这处水洼水量颇为充足。她观察四周,没见到什么危险,便找个了高一点的大石头坐下。 没过多久,宋家村的村民便挑着水桶朝这边走来。 他们见到秦思语,脸上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纷纷热情的向她打招呼。 秦思语微笑着回应着大家。 看着他们将水桶灌满之后,再用扁担挑起那沉甸甸的水桶,一步一摇的朝着山下缓缓走去。 这样的举动,每天都要不断地重复很多次。 她便想着有没有办法解决村里缺水的问题。 她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引导溪水直接流淌到山下去。 但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个办法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这条蜿蜒曲折的小溪在流经的路途中存在着众多地势低洼的地段,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很多处水潭。 平时雨水充沛的时候,溪水还能够顺利的流过这些地方,最终流入村庄。 然而今年气候异常干旱,降雨量稀少,以至于溪水无法填满那些水洼,自然也无法顺畅得流到山下。 正当秦思语为此愁眉不展之时,突然间,“水车”两个字犹如一道灵光闪过她的脑海。 虽然她仅仅只是在电视上目睹过水车的模样,但倘若能把水车的大致构造画下来,说不定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 不过很快,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 即便画出了水车的设计图,要建造起一座实用的水车仍然绝非易事。 毕竟这里的水潭与水洼数量繁多,分布又极为分散,再加上这些水车,还得装在深山之中。 秦思语只觉得头疼,果然,她的脑子不适合想这种复杂的事。 秦思语坐在这里已经有半个小时了,也有些累了。 便站起身,就见族长家的大儿子宋大良正迈着大步朝自己走来。手中握着一把崭新的砍柴刀。 宋大良面带微笑,走到秦思语面前停住脚步,温和地说道:“小二家的,这是你堂祖父特意让我去镇上给你买回来的。你拿着它,可以用来防身。” 说着,他将那把砍柴刀递到了秦思语的面前。 秦思语伸手接过了砍柴刀。 其实,宋老头家里也是有砍柴刀的,但那把刀的刃口处已经豁开了一个大口子,看上去十分寒酸。秦思语很是嫌弃,便没有带上山。 她跟宋景之还一同前往镇上的铁匠铺看过。 可铁匠铺里所售卖的大多都是一些普通的农具,比如锄头、镰刀之类的东西。 至于刀具方面,则仅有常见的砍柴刀和厨房用的菜刀。 如果想要其他特殊款式的刀具,倒是可以向铁匠定制,但价格却相当昂贵,至少需要五十两银子。 而且,购买者还必须携带本人的户籍证明,前往县衙进行登记备案之后,才能够顺利完成交易。此外,对于定制的刀具,还要刻上买主的姓名作为标识。 秦思语只是末世觉醒了异能而已,并没有习过武。更没有耍过刀。只是觉得手持长刀很是威风。 当她了解到购买刀具竟然如此繁琐复杂时,直接打了退堂鼓,放弃这个念头。 没曾想宋族长竟然如此豪爽大气,直接给她一柄崭新的砍柴刀! 要知道,这砍柴刀并不便宜呢。她之前问过,一把砍柴刀要六两银子呢。 秦思语笑着接过砍柴刀。 “明早我打只野猪给堂祖父送去,作为谢礼。” 宋大良却连连摆手道:“小二家的可别这么见外。咱们都是自家人,不必这般客气的。我还要去浇地,就不跟你聊了。” 说完,宋大良转身便走。刚走了两步,就瞧见了正沿着小溪缓缓走来的宋景之。 宋大良连忙向宋景之挥动手臂招呼道:“景之啊,这儿,我们正在这儿呐!” 秦思语闻言望去,只见宋景之挑着水桶,朝着她们所在之处走来。 待到走近些,宋景之微笑着与宋大良打起了招呼:“大良叔,你也上山来挑水呀。” 宋大良乐呵呵的点头应声道:“是啊,景之。这不,水已经打好咯,我正打算往山下挑呢。好了叔走了,不打扰你们小两口了。” 说罢,宋大良便迈着大步匆匆离开了。 乡亲们也都很是识趣,也不打扰小两口相处。 秦思语看着逐渐靠近自己的宋景之,娇嗔道:“你跑哪里去啦?怎么一直看不见你的人影呢?” 宋景之一脸笑意道:“我去镇上了,给你买了一把砍柴刀。”说罢,将放在空水桶里面的砍柴刀拿出来,递到了秦思语面前。 秦思语接过宋景之递过来的砍柴刀,比划着道:“你看我这样子,像不像传说中的双刀侠女呀?” 宋景之宠溺的看着秦思语道:“嗯,很像双刀女侠。” 听到宋景之肯定的回答,秦思语不禁咯咯笑出了声。 有些无奈的嘟囔道:“可是我根本就不会用刀啊,这两把砍柴刀估计以后只能吃灰喽。” 宋景之若有所思道:“这我也不会。不过你要学的话,我们就将景乐送到武学去,到时候让他回来教你。” 秦思语疑惑道:“武学是什么?专门习武的学院?” 宋景之点点头道:“是的,不过咱们镇上没有,得送到府城去。” “府城?有多远?” 宋景之:“做牛车要两天,马车的话,一天就可以了。” “那要是送景乐去的话,他不是得住在学院了?” “武学本就要常年住在学院的。每年到了腊月,才会放七天假期。” 秦思语无语道:“景乐可是你弟弟,你就这么坑他?算了,你还是挑水去吧。” 秦思语虽然不知武学里究竟怎么样,但她也知道,习武是很辛苦的事。 宋景之:“我刚才上山的时候发现,咱家那块地已经被人浇过了。” 秦思语一愣,只觉得心中有股暖流滑过。 她认真道:“我喜欢宋家村人。” 宋景之微微一笑,回应道:“你也是宋家村人。” 秦思语一愣,看重宋景之眼中的认真。她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相视一笑,也不闲着了,帮着来打水的宋家村人将水桶灌满。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快到酉时,宋大郎:“小二家的,该回去啦。我们是最后一波了。” 秦思语应了一声,便跟着众人往山下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