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读后感精选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51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精选

《健全的社会》是一本由[美]弗洛姆 (Erich Fromm)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健全的社会》精选点评:

●好枯燥。。。

●阐述当今时代给人带来的诸多弊病,鸡汤式的心理分析解释了为什么这是病,然后说了健全的社会不应该把人弄得这样,应该给人自由,给人发展空间,是的呀,这还要你说吗?你能具体说说国家应该怎么做吗?比如怎么制定法律?

●这本书出版于1955年,纵然有时代局限性,但是作者基于人本主义作为基础所做的分析,大部分来分析这个社会上的人与社会现象也是还是有用的,提供一种思想体系去解读社会,超级好玩,也很有意思。

●之前一直觉得一本书列出问题当然得有解决之道,然而现在觉得妄想用区区一点书本钱和时间来解决多年没能解决的问题实在天真愚蠢~犹太人看问题真是尖锐得很~一种看法是纠正异化还有一种任其崩坏,人和这个世界总有相互调节的适应之法,可能也只是自欺欺人~

●所谓社会心理学的开山作,既无马克思主义的尖锐,亦无精神分析的幽微,实在非驴非马。对异化、抽象化等概念的细致阐释,并不能掩盖贯彻始终的鸡汤气味。通过聚焦于其早期的人文思想,马克思不再是位革命家或共产主义者,他被打扮成一个眼角含泪的老好人、一位经院哲人——绵软得可以和基督教传统无缝衔接。至于“改革”一章,弗洛姆简直化身为卡耐基加葛培理……当初把自己关于酷儿马克思主义的课程论文发给詹明信,他在回复中提醒我,有沟通两大传统的野心很好,但要当心重犯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错误,现在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最后,保卫马克思,阿尔都赛万岁!

●弗洛姆提到的所有社会病症,几乎都被实现了。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异化的脚步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另外,译者的后记很有戏剧感。

●大略匆匆读过,没仔细看,看的时候明明作者称赞了社会主义,但最后看译后记:“弗洛姆在他的论述中流露出一种自认资本主义优越的思想”作者正经历苏联的失败经验,没有对比中国的社会主义,不知道他看到现在会是什么想法,不过我觉得我们并没有做到他说的“国家消亡及社会阶级的逐渐消失”,估计也不被看好。

●弗洛姆的书让人感觉极度良好,特别的治愈,真希望世界上充满他这样温和善良的人。

●异化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是,欢乐的时候有微笑,悲伤的时候有眼泪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一):异化了的我们,异化了的社会

颠覆了我的认知,从小被教导,你要去适应社会,无论是明规则也好,潜规则也好,适应不了社会,你就该被淘汰,你就是loser,从来没有想过,可能不全是我的问题,不一定是我病了,有可能是社会病了,让我有点震惊了!

——异化,把人工具化

从来没想过为什么要“工作”?因为从上学开始,无论家长或者学校都会跟你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份好工作,感觉生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而这份工作并不一定因为热爱,更多的是适应市场,更容易就业等等……人成为了“工具”,最好还要是“价格高的工具”!

所以很多时候会听到说:爱能当饭吃?理想能当饭吃?等等……一切在金钱面前好像都不重要!

《爱的艺术》,《逃避自由》,还有这本《健全的社会》都看完了,我也并不知道真正健全的社会该是如何建立,或许我只能着眼于自身,我的胸怀并没那么广阔,只能想到如何做好自己,如何从自己出发去实现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寻回爱与创造力,学会如何去爱,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的人,爱人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然后为之而努力,同时保证自己的生存能力。

想起韩国电影《熔炉》结尾的那句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二):所思已超越时代,但现实并没有太大改变

弗洛姆所设想的健全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的存在,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每个人都能有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兴趣爱好、家庭美满幸福,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很美好的想法,所以他对于现代社会是十分的不满:社会十分冷漠无趣,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可替代的工作,精神极度匮乏,茫然而无趣,他也指出宗教似乎成了一种逃避,也成了资本的一种手段;工资成了单调的激励……他所渴望的兹有是一种乌托邦,正如共产主义所希望的自由: 1、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 2、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 3、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4、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自由是什么?我们现在所宣传的自由是言论自由、身体自由、交友自由……一切都好像是从自身出发。学生渴望生活自由,希望不再受到父母严厉的控制,可惜父母觉得只是矫情,所以好多学生自残、跳楼,但在别人口中却成了不懂事的行为,因为他们不知道学生的心理已经出现了问题;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无性生活或者肆意放纵,前者理性到了冷淡,后者放纵到了极致,实际上也是因为社会现状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这并不是说出现什么精神问题,而是因为社会的种种现状的压迫而导致的一种反抗:比如说不婚、丁克、独居、结婚率低而离婚率高、新生儿出生率低等。在我国施行的二胎开放和离婚冷静期其实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经济压力的过大导致结婚、育儿的成本过高。本质上还是经济的本末倒置。 只是可惜,知道社会问题在哪里也没法做出任何措施,弗洛姆早早地提出惊醒,却也没办法让政府做出任何的措施。就像我们明明知道问题所在,但是人微言轻,没办法做出太大的改变。弗洛姆所推崇的社会主义应该是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所以他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有所质疑: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三):我将生死、福祸陈明在你面前——而你选择了死。

《健全的社会》与《逃避自由》一脉相承,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体系为社会心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但是他的贡献、他的警示却对中国现代社会影响甚微,甚至是译者也在译后记对他的理论进行批判,认为“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弗洛姆对东方的看待是模式化的。但是我却从我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他所有的警告预言在逐渐成为现实。

译后记

“人从宗教的及世俗的权威手中夺得了自由,以他的理性、良知作为唯一的法官。但是,他却害怕这新争取到的自由。他完成了“挣脱”,却还没有“抵达”,没有获得自主权、创造性,以及完全的觉醒。他试图逃避自由。他的成就——对自然的控制——正好为他打通了逃亡的大道。 他曾致力于寻求上帝和拯救,现在他的精力却被导向了控制自然、获取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他不再把生产当成改善生活的手段,而是将生产实体化为目的本身,使生活成了从属于这一目的的附属品。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不是机器的主人。他将自己体验成一件商品、一项投资;他的目的是成功,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我们现在读书,努力提升学历,在多大的程度不是为了有一个好价钱?我们同自己疏远了,却开始崇拜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为自己树立了偶像,跪在自己的创造物之下,并被奴役。通向奴役之路比之前的奴役更为恐怖,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厌倦、烦闷、懒惰成为了常态,自己把自己变成机器人,感觉被推着走,又无能为力。我们都是大机器的一个零件,而且努力使自己成为好的零件。病态的“内卷”和“躺平”,病态的“打工人”,人人都在熬日子,“宇宙终点/人生终点公务员”的可悲。

文中说:“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而我身处二十一世纪,只感觉到异化已经被人们越来越视为正常。大多数人的病态成为了正常,少数人的呼唤变成了另类。经历了疫情的封锁,世界日益狭窄闭塞。行刑者不仅躲在门口监视你,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窃听让隐私成为一种笑话。

在最后,他说“我将生死、福祸陈明在你面前——而你选择了生。”弗洛姆面对中西方社会的问题,总体态度还是积极的,他相信人可以战胜非理性,可以通过自己的良知和理性摆脱异化,最终建立起健全的社会。而我却认为,人类在走向毁灭,包括我自己。

结尾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四):希望是推动进步的积极心理力量

趁着假期把弗洛姆这本书读完了,这是继《自卑与超越》后,又一本被我画线画的满满的书。

弗洛姆广为人知的是他关于“爱”的研究,在这本书的开篇也有提到什么才是真的“爱”——如果一个人只爱某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共生性依附或是扩大了的自我主义。

为什么一本研究“社会”的书,会提到如何去爱呢?我觉得大概是因为,爱是一切的前提吧:

“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弗洛姆这本书能吸引我一直读下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当人们在谈论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不思进取,怎么这么懒惰,这么自私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人本身有问题。

但是弗洛姆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人们之所以有这么多“病症”,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是这个社会生病了,所以人们表现出了这些特征。

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他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变得勤奋,有活力,有创造力,能成为一个爱自己和爱他人的人。

结合他所处的年代背景,以及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他总结了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以及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缺陷,总的来说,让我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和政治、经济学说不同的是,因为弗洛姆是“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因此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他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和理解。

在一个被“异化了”的世界中,那些被日益放大了的“需求”,是怎样侵蚀我们的精神世界,被异化的“工作”是如何剥夺我们的幸福感,以至于人们再也难以接触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邻人。

当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真的非常有共鸣。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理想,一种想要实现自己的期望。只是目前的“异化的工作”,通过经济需求(不工作就无法在社会生存)剥夺了我们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如同大多数人说的理想是“想要躺平”,其实不是因为人们真的懒惰,是因为人们在异化的工作中感受不到生命的创造力和能量,一种无奈的“理想”。

弗洛姆这本书,直至最后也没有为“新的社会”提供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也许很多人读完,可能也会觉得很遗憾,怎么就这样就结束了?

但是要相信,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是几千年来,人们一次次努力下,所能取得的相对好的情况了。

我觉得当下最好的事情就是,我们有机会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过这些“难以实践”的理论,我们又怎么打开我们的思想,在未来有机会实现的时候抓住机会呢?

毕竟,这个社会“媒体”的声音已经大到让一些人认为996“正常”了(即使心理不认同,也仍然践行),我们需要接触更多不同的声音,用更多的知识装备自己,才能在这个世界继续保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

我们也留意到,因为失去信任,人们已经更多的选择不相信爱而是利益。我觉得,一个人也可以通往幸福,但是放弃爱绝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弗洛姆为我们打开的也许不是一条必定能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但是他打开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一种希望:

一个精神健全的社会。

每个成员的理性都得到了发展,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他人和自然,看到这些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被孩子气的狂妄或偏执的怨恨歪曲了的图景。

每个人所得到的物质条件都足以保证他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从而使社会各阶级不致因经济收入的悬殊而产生根本不同的生活感受。

恢复人在社会中的最高地位,绝不成为手段,成为他人和自己利用的对象。每个成员都能够去爱自己的孩子,爱邻居,爱一切人,爱自己,爱自然界的一切;

具有冒险精神,勇敢,富有想象力,能够忍受磨难,也能够享受欢乐,但他的力量将用来为生命服务。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与万物合一,却又不失掉其个性和完整性。

希望是推动进步的积极心理力量。

希望人间有爱,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万物。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五):如何不让自己成为消费的奴隶,如何不让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

我们已经将每日平均的工作时间减少到一百年前的一半左右。 我们现在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我们的祖先敢于梦想的还要多。 但是,结果又怎样呢? 我们不知道怎样使用这新获得的自由时间;我们只是设法消磨这些节余下来的时间,打发掉一天之后,我们便感到心满意足了。 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弗洛姆的著作,之前,我不认识他,他更不可能认识我。 阅读这本书的契机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健全的社会》,了解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之后,开始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了很大的兴趣,也对这本书讨论的话题很感兴趣: “不适应”社会的个体被社会排斥,那么我们这些“正常人”呢?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是否会患上精神病? ... 这本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门槛——你是否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好奇,你就能忍受作者持续的知识输出,且能从中汲取些许灵光片羽。 下面我按照我的阅读顺序,来简单聊聊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第一章:我们精神健全吗? 乍一看标题感觉是一篇能够自检自己精神是否健康的指南,其实是一个引子,引发读者思考:比起某些“不适应”社会的个体,如今的文化,社会本身是否就一定健康呢? 是否中产阶级富裕的生活在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厌烦感,而自杀及酗酒则是逃避这种厌烦的病态的方式? 人不能单靠食物而活?现代文明并没有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需要?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内心深处真正需求什么? 第三章:人类状况——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关键 这一章干货金句并存,也是我看得最认真的一个章节(并不说明其他章节就不精彩hhh)。 首先,作者将人类与动物进行了区分,这一对比让我联想到我看过的《猿形毕露》。 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抛弃在了这个世界上,又偶然地被强行从这个世界上清除掉。 由于人有自我意识,他意识到自身的无力和生存的有限性。他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死亡。他从来就没有从自身存在的二元中解脱出来,他无法摆脱他的思想,即使他想这么做;只要他活着,他就无法摆脱他的肉体——而他的肉体也使他想要活下去。 这一段深刻剖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矛盾,有哲学那味了。 理性是人之福,也是人之祸。它迫使人无休无止地去应对那无法解决的人自身的矛盾。 弗洛姆认为以下五种,一定程度上支配了人类存在的需要和感情: 与他者关联和自恋 超越——创造性和破坏性 根性——友爱与乱伦 身份感——个性与从众者行为 对定位坐标系与信仰体系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 第五章:资本主义社会的人 这一章节,带给我更多的思考是我自己乃至如今整个社会上的消费习惯。 人们对潮流趋之若鹜,对提前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视若无睹,双十一那几天买买买,物欲轻而易举被各种广告给调动起来,这一切背后的诱因在这一章节得到了一定的解答。 我重点讨论一下这一章节中提及的消费过程的异化。 消费过程异化的程度同生产过程一样。首先,我们用金钱获得东西,我们对此事习以为常,认为这理所当然,但实际上,这是获取东西的最古怪的方式。金钱代表着抽象的劳动与努力,倒不一定是我的劳动与努力、因为可以通过继承、欺诈、运气或其他种种方式得到钱。 而且,即使我是通过我的努力获得了钱(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一事实:要是我不雇用人,我的努力可能不会给我带来钱),我用的是特殊的方法,做出了特殊的努力,这与我的技能相关;而在花费时,钱转变成了劳动的抽象形式,可以同任何其他东西交换。 假使我有钱,我不用费力,也不必有兴趣,便可得到东西。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我可以买教育,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它对我而言别无他用。我甚至可以毁掉我买来的画或书籍,除了金钱损失之外,我一无所失。只要有钱,我就有权得到,并用我所获得的去做任何我所喜欢的事。 我们如今的大多数消费,我们花费金钱是为了拥有它们。我们满足于无用的占有。 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感觉自己被冒犯了hhh。但的确囤书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也的确是一种“无用的占有”,而我选择成为一个读书博主,录制视频或者写书评,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消费是有意义的。 而下面几段,弗洛姆更是连续对身为读者的我进行了暴击。 我们的消费方式必然导致我们永不满足,因为我们不是以真实具体的人来消费真实具体的物。于是,我们一天比一天需要更多的东西、更多的消费。 的确,只要人的生活水平低于能使他有尊严地生存的水平,人自然需要更多的消费。 而且,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对更好的食物、艺术品以及书籍的需要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消费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我们对消费的渴求已经跟人类的真实需要完全失去了联系。本来消费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更幸福、更令他满意的生活。消费是通向目的(幸福)的手段。但是现在,消费自身成了目的。需要的不断增加迫使我们不断努力,这使我们为这些需要所控制,依赖于能帮助我们满足这些需要的人及机构。 今天,买到更多、更好,尤其是更新的东西的可能性令人神往。人渴望消。 购买和消费行为已经成了一种强制性的、非理性的目标,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成了目的,至于所购买、所消费的东西有什么用处,以及这部东西蕴含着何种令人愉悦的内容,那是另外的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产阶级社会的旧特征之一,对占有和财产的迷恋,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旧的态度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对于占有的喜好。人习惯了这种对待财产的态度。他为占有财产而骄傲。他很好地照料财产,而最终,当他不得不与财产分手之时,他会感到痛苦,因为他不能再使用它们了。 在今天,这种对于财产的态度很少能见到了。人们喜欢买新东西,当更新的东西出现时,他随时准备抛弃已经买下的东西。 以上,是我关于《健全的社会》部分的思考和分享,希望能让你对这本书有大致的了解~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