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望海潮》读后感1000字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85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1000字

《江口望海潮》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一):许老的心愿之作

许倬云先生晚年以来,对大开大合式的历史书写情有独钟,《江口望海潮》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文论集。

历史的书写,需要进入具体的情境。在通俗作品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对历史的想象常常是刻板式的,比如每个朝代都住茅草屋、不同时代打仗都是大将单挑。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居住条件,许倬云先生在书中提到,根据考古证据与结合史料记载来看,从西周一直到战国时代这么漫长又迅速的时代演化里,穷苦人家始终住在半地穴式的屋子里。

中原中心论在教科书的加持下,也是一种模型深深烙在国人心中。许老提出,良渚文明不可能只有那么小范围的存在,而是向四周扩散出大量的贸易站点,类似于古希腊的贸易站点发展成殖民地,而中国各个古国之间的遗址中那些不同地区的文物残留与交织,恰恰是上古时代贸易繁荣的体现,而且上古时代的贸易繁盛程度当是大大超乎今人想象的。如澎湖岛上有开采石材的遗址,而台湾本岛却是加工澎湖石材的遗迹,上古社会如何从澎湖开采石材并东渡台湾海峡至台湾本岛,是一个目前还无法解释的谜。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的优秀作品,许老把握住“深入浅出”,避开那些学术性极强的论证,而是深入衣食住行,浅浅向读者提出可谓是颠覆性的认知,比如唐帝国军队携带大量随军工匠,在西域就地取材生产中国产品,以行销丝路。

与《大江大河》一脉相承的是,许老的文风浅显易懂,妙笔生花。耐心细心的就生产生活、组织治理、技术更新等基本性问题抽丝剥茧的探讨。而非在历史哲学层面无止境的随意发散。许老的学术扎实与为人朴实,可见一斑。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二):江口望海潮

这本集子是许倬云先生早期的杂谈和演讲集。

第一遍读得匆忙,先拣几点谈谈感受。

1、如何理解古文化

过往(历史)如潮汐,涨涨落落。许倬云的很多文章都教会我们如何在退潮之际捡拾泱泱海贝。

《江口望海潮》里读到仰韶文化早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年代),墓葬中的婴儿瓮棺介绍(当时婴儿墓葬占成人墓葬40%左右)这一段时,竟想起了前几个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里看到墓葬区内小小身形的幕坑。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而金沙遗址遗存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200年至2600年,其他且不说,单说古文明之继承发扬可见一斑。

当我们阅读历史了解文化时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培养我们对过往的忠诚和尊敬,并让我们展开角色迁徙,认识命运,了解死亡,发展智识。

2、通识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许倬云先生说:“教育界注意通识教育,这是值得称道的现象。最初提出这一议题,当是针对人文与科技两个领域之间,不仅有一条鸿沟,而且由于科技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这条鸿沟也随着变深变阔。”

许先生说通识教育的意义相对于科学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确实,当教育变得功利,教师的指挥棒是“教”而非“育”,学生将丧失大部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大学要设置多样化选择,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得到了自由开阔的成长。

如果从自身主体来讲,在现在的多元社会中,要主动打破自己的专业壁垒,拓宽眼界,融合不同群体的知识和价值观,思想自由,启发创造力。就像流水。和从前不同,现在每一块知识结构都是流动的,我们既然生活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社会,就要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更多对于“通识”的了解。这样,你才能不受限于“回音壁”而变得思维局促狭窄。

说到底,通识教育的根本应该是扭转走向牛角尖的当前教育,让我们眼界开阔看得更远更广,对万事万物具备好奇心和敬畏心,培养具备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人”。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三):许倬云:这是观潮的好季节

本书收集了过去二三年来的诸种文字,整体言之,诸文大致都涉及社会关心的课题,文体也偏于平淡,这是由于我近年来自己立下的愿心。

我已入老年,几十年来在学术界工作,总觉得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知识之间,存在不小落差。有些研究成果,在五六年,甚至一二十年后,或有可能相当简单地被纳入教科书。大部分学者终身钻研的成果,竟可能永远不为常人所知,而他们力求纠正的错误知识,却以讹传讹,长久流传于“常识”之中!为此,我在六十岁以后,即许下一愿:名山事业的学术专著,有无数学者投身其中,我自己愿意尽其绵薄,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严肃的专家学者可能不愿意如此做,通俗的作者却又未必能有涉猎专业的机缘。于是,一个老年的专业研究者,不在乎学术地位了,反而具备担起这一任务的条件了。我在2006年出版的《万古江河》一书,即是为此而撰写的“还愿”。

本书所收的杂文,其实也同样是“还愿”的作品。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我借长江大河为喻,追述中国文化成长的过程,也指向世界各文化体系终于将汇合为人类共同拥有,共同发展的全球文明。海纳百川,遂能成其大。今天,全球化经济、信息革命,及科技知识急剧发展已形塑了明天的世界。于是,我们活在今天正如站立江口,身后是源远流长的巨流,挟千万年文化蓄积的能量,奔腾而至,其挟带的积淀,入海数十里,还是一片浊黄。抬头前瞻,万顷波涛,起伏呼吸,远到天水相接处,无非茫茫海洋!海潮大起时,江海相拒相迎,汹涌澎湃,一浪高于一浪,排墙上溯,又急剧东泻。我们身处今日,目睹巨变正在进行:在人类历史上将有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出现。一方面原有各文化系统均将终止其各自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凡此文化系统势将融合为一。在此人类戏剧落幕换景之际,我们不知下一场继续演出时,将是人类更进一步的喜剧,抑或是走向毁灭的悲剧。

为此,本书各节,几乎或多或少,都透露又是兴奋、又是惶恐与迷惘的复杂心情。我衷心盼望,在将来的新世界中,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是肯定“人”“存在”的根本意义,是肯定和谐与共生的社会秩序,是植基于新科技知识上的人类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而不是沉沦于贪欲与愚昧。回顾人类的文化之旅,从人类有了农耕开始,人类已有了将近一万年的流程,这一历史长河,曾经不断扩大,也不断改变,累积了不少智慧,并且以此撑持无数生命的成长,也使个别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具有意义。历史长河终于汇入大海。那些累积的经验,是否在大江出海后,竟也消失?抑或在巨漫大洋中,转化为新的价值观念,及与此相应的人生意义?我衷心祈求,我们已发展了数千年的文化,不是从此礼坏乐崩,而是又绽现一番鱼跃鸢飞的美丽新世界。下一场的人类戏剧,不能听天由命,任其自然产生,因为不予努力,终将没有收成。我们勠力同心,共同着手缔造新文明,才可能有一个值得生活的未来。

长江口,江流浩荡,江口之外,海水汪洋无际。许多拦江沙,一道又一道,还是挡不住江流东泻,海潮西上,江波与海涛相拒相迎,激起层层巨浪。这是混乱的一刻,也是另一境界正在形成的俄顷。春潮满江海,白浪激天际,江声浩浩,海波滔滔,这是观潮的好季节。

许倬云序于水莲山庄

2008.5.7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四):《江口望海潮》书评:中国文化历史,共同缔造新文明,才有一个值得生活的未来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浩浩汤汤,逶迤而来。立于这历史的江口,回望,一望无垠,波澜不惊,历史的洪流就这样滚滚而去,又奔腾而至;抬头前望,万顷波涛,此起彼伏,滔滔流向天际,茫茫一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今人,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古语有训: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本《江口望海潮》就是主要围绕中国的文化与经济进程、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等问题分两部分进行讲述。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家常,如厨房、餐桌等着笔,谈到生产劳动方式的变化和知识、思想的变革,通过各个时代的生活侧面,勾勒出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最终落脚于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故而对今人探索研究指明了方向。

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曾执教于匹兹堡大学,先后任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等讲座教授。终身从事教育研究的史学工作,主要作品有《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历史大脉络》等。

该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初阅读者具有开蒙意义。其最打动我的就是作者的初心。

保持初心,是做学问最大的纯粹和珍贵

2008年写这本《江口望海潮》自序的78岁的许教授说:我已入老年,几十年来一直在学术界工作,总觉得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知识之间,存在不小落差。大部分学者终身专研的成果,竟可能永远不为常人所知,而他们力求纠正的错误,却以讹传讹,长久流传于“常识”之中。为此,我在六十岁以后,许下一愿:我愿意尽其绵薄之力,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

还说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严肃的专家学者可能不愿意如此做,通俗的作者却又未必能有涉猎专业的机缘。于是,他一个老年的专业研究人员就放下身段,不在乎名利地位,躬身亲力了。本书收录额杂文,也算是许教授“还愿”了。

由此看出许教授对此项研著的初心和态度:真诚、严谨、谦虚,又带有历史责任使命感!令人激赏和叹服!

许教授的写作采用叙述法,勾勒出历史发展的线条和轮廓,初始读来云山雾罩,越到后面越凸显作者意图:即在这些文化的发展、变化、沿革过程中,人类活动贯穿始终,大到一个朝代的诞生、更迭,小到寻常百姓家吃得一餐饭,窗户下、门下、床底下蟋蟀的活动,无不时而严肃教条,时而活泼有趣,生动幽默;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如数家珍;思维纵横驰骋,穿越自如,写得洒脱自在,令读者会心。

1、古代中原的文化代表

历史是什么?其实,历史的根本意义当是指陈一切过去的事物,举凡宇宙中发生的,都在其中。曾经的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即便是亘古不变的变化,都沉寂于历史的浩瀚之中。而中国历史的文化与经济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中呈现出它特有的原貌。

故而,自古从先秦到隋唐,中国长期以“中原”为文化与政治的的中心地区,直至在南方逐渐兴起后,时有改变。近来考古学发现这些过去未为人知的古代文化,有其灿烂的文物,令人惊艳。这些古代人类群体,能够掌握高难度工艺,能够动员大量人力,反映出他们的社会已有复杂的组织。他们分散与中国疆域的各处,有的近在中原之内,有的远在边陲。

1)东北红山文化。公元前3000多年,东北地区的辽河、大凌河流域,曾有过红山文化。以辽宁凌源的牛河梁遗址为例,这一遗址群,有多层石块堆积的积石冢,及其附属的坛台,有称为“女神庙”的祭祀遗址,有号为“金字塔”的土石结构。

积石冢出土的文物有红山文化最为著称的玉石刻件,如“猪龙”( 或“熊龙”)、云纹玉件、飞鸟、玉璧、玉玦等,无不雕刻精致。

2)山东龙山文化。在山东半岛,考古上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100-前2600年)和龙山文化(公元前2600-前1500年)都有可观之处。大汶口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陶罐上出现刻纹,可能是文字,同一个形体的“字”出现在各处,有的数百里之遥,这就不是一般的刻纹,而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了。

龙山文化的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黑色光亮,其薄透光。根据这一黑陶传统引发著名的夷夏东西之说。山东龙山文化的临朐朱封墓地遗址,有三座大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随葬文物包括精细陶器、玉饰、骨匕、獐牙、猪下颌骨、及鳄鱼皮件、鳄鱼骨板等物件蛋壳陶制的高脚杯则放置在彩绘的边箱内,显然是特别珍贵的礼仪器。

3)苏浙良渚文化。在江苏与浙江,良渚文化有其灿烂的成就。有其密集分布的遗址,人工堆砌的土山,高达数十尺。有的土山顶上有规格严整的坛台,甚至有五色土壤按四方与中央的部位铺敷,也有的土山是排列整齐的墓葬群。还有一个大型的基址,应是举行礼仪性活动的场地。

其玉石琮与壁,是其最有特色的文物。而且玉件上,常有精细的雕纹。其中有一件神面图案,大小不过常人的拇指指甲,却可刻到细节,竟可与后世微雕工艺媲美。

2、中国历史文化与经济进程中平民的生活状况

其实,重建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尤其史前人类的日常生活,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因为,一,从考古学取得的数据,其实并不完整。二、文献留下的数据,经过记忆的传承记录、整理、编撰,其中已多有遗漏、误传与阐释的扭曲。三、中国众民,地区性的差异不少,时空维度的落差,无法求其一致与同步。四、由于很多讯息以社会上层人士的居多,有关常民百姓生活的资料,往往相对不足,也会导致重建古人生活的偏颇。

故而作者取自秦汉统一帝国前夕即先秦时期的平民的饮食、居住、衣着、岁时行事以及生命仪式为主,重建古人的生活,以此来看其当时经济的发展状况。

1)衣

衣着种类繁多,从上到下,先说冠帽一类的首服。以《礼经》记载,至少有冠冕巾帻诸种。是有爵位人的官式服装,冠是所有人都共享的首服。男孩在经冠礼后才有自己正式的名字,号为成人。士大夫致死不能无冠,孔子的弟子子路,战败将死时,还注意系紧冠缨。平时的冠以黑色为准,遇丧事则用素色。

衣和裳,是身服的主体。古人服装,上衣下裳。“下裳”并不是女性的裙子,而是以幅部条绕下体,前三后四,两侧重叠,前面的中央部分,方正平整。

衣服的材料以毛皮麻葛与丝织品为主。一般人家以麻葛织纺的“布”。冬天穿毛衣,一般人家用散丝蓄在衣服衬里。衣服的颜色不染色的不是素帛,即是黄,最易染色的是黑色。此外红、绿、蓝黄等可以用植物性的染色素染色。紫色最贵只有贵人能用。

中国是蚕丝的起源地,而用得起这些绫罗绸缎的都是上层社会的人。据《周记·考工记》,治丝用温热碱水,浸泡七日,白天日晒,夜间悬挂井上,七日七夜,是谓水湅,以灰碱去蜡,以日漂白。只此一事,足可见丝业技术的水平即工人的辛苦,更不论那织绣的手工了。

2)食

人们能够保持稳定而又足够的食物来源,主要通过农耕,栽培植物;畜牧,豢养动物,食肉饮奶;养殖水产;某些没有经过人工但却知道其性质以及足够供应的来源;还有就是不是人类自己动手生产的食物例如蜂蜜。以及贝类生物等。

后来得知淀粉作物都能酿酒,新石器时代有了相当多的食粮来源,以谷类酿酒自然可能,从考古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酒具。即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蛋壳陶器酒杯等。

随着各种食物原材料的丰富,烹饪技术也逐步成熟。从刚开始的单一煮、烤、煨、蒸到后续发展的爆炒、切割、调味、腌制,重点在于调和诸味,《左转·昭公二十年》有一段议论:“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酰、醧、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可见烹饪之理。

3)住

古代的居住可分为房屋及聚落两个方面。在农业初始时,定居生活相应而生。河北磁山遗址的房屋只是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穴深约及人的肩部,面积约六七平米,地面并未加工平整,有数组台阶步入内室,穴壁有若干柱洞,撑起屋顶,覆盖芦苇拌草涂泥。

半坡遗址已出现聚落。聚落有壕沟包围,若干房屋合为小群,屋外有储粮的灰坑。诸屋群中间有广场,村外是墓地。整个格局,井然有序。其人口约百十余人。到新时期晚期出现“夯土”,有了土胚房。房屋格局扩大,还有不同形式的分间房屋,两间、四间、有灶台、似“散村”的形态。

房屋结构到河姆渡时期出现土木结构。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是三排大致平行的木屋,由木柱、圆木、木板构成。其中一列长屋,长二十余米,深七米,有走廊,屋下架空,储放杂物,铺设楼板,还使用相当精准的榫卯套接,开了中国式建筑的先河。

后续楼台、瓦顶、斗拱设计,房屋有堂有室,有窗有棂,有模有样的住屋已是常民的生活条件了。

3、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

历史的发展总是不惧时间的烟尘,以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勇往直前。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深度思考,许教授深究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究竟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关注,毕竟,究其然,历史是人创造的!

首先是现代人面临的困境:

1)市场经济的世俗化社会驱走了价值的神圣性。

2)都市化带来了小区的离散与个人的失落。

3)科技文明压缩了宗教信仰。

4)世界化的文化多元性排挤了过去单一单一文化体系中“视所当然”的坚信。

其次,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1)我们与宇宙秩序之前的调适。

2)个人的自由与群体规范的共存。

3)快乐的定义。

4)有没有“进步”。

再次,我们可以发展的观念:

1)天人、人我之间的互相依存。

2)重新检视“科学主义”,以及科学的客观性,正视主观,正视“心灵”。

3)进取VS宁静。

最后,现代人可以建构的行为趋向:

1)发展潜力,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重建人群的互动,使个人不再是Lonely crowd中疏离的孤独者。

3)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构诚信相待的道德元素。

综上,许教授还提出需要人在神前谦卑,可以减少人类的傲慢与妄动;人与自然一体,可以有助于建立和谐的顺天观念;儒家的人文思想,可以转化为现代人的人间伦理;福慧双修与生顺殁宁,可以成为人生有意义的基础。

在许教授的《江口望海潮》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沉渣泛起,更是其喧嚣而上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尽管一鳞片爪,但也可以管中窥豹了!

正如许教授说的“我衷心盼望,在将来的新世界中,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是肯定‘人’‘存在’的根本意义,是肯定和谐与共生的社会秩序,是植基于新科技知识上的人类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而不是沉沦于贪欲与愚昧……我衷心祈求,我们已发展了数千年的文化,不是从此礼坏乐崩,而是又绽现一番鱼跃鸢飞的美丽新世界。下一场的人类戏剧,不能听天由命,任其自然产生,因为不予努力,终将没有收成。我们勠力同心,共同着手缔造新文明,才可能有一个值得生活的未来。”

这是作者的呼吁呐喊,也是我们终生的期盼!

对于想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沿革,古代人们的生活起居,及各种多元文化的演变、互动、交融、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当代意义的各种思考等等;甚至想对现今已经91岁高龄的许倬云教授多些了解的读者朋友们,请打开这本《江口望海潮》吧,肯定对你的研究了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