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只需30秒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34

成功只需30秒

a,小区路口新开了两家汤面馆。两家汤面馆相隔不远,汤面的味道、分量和价格也相差无几,但是一到饭点,却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景象:左边那家汤面馆门庭若市,因为顾客太多,门口临时支了四五张饭桌才能坐下;右边那家汤面馆则门可罗雀,只坐着零零散散几个顾客。我十分困惑,为何左边那家的生意格外火爆呢?难不成有什么秘诀?

仔细观察一番后,我发现了端倪:左边那家汤面馆的灶台边有一个水槽,老板每盛好一碗汤面,都会在水槽里放置片刻,然后才端给顾客。我好奇地问老板:“为何每碗面都要放在水槽里?”老板笑着说:“刚出锅的汤面,面条和瓷碗都很烫,不方便顾客食用。在冷水里浸泡30秒后再端给顾客,此时无论是瓷碗的温度还是汤面的口感,都刚刚好。你可别小看这30秒时间,这是我经过上百次尝试后得出的最佳‘降温’时间!”

我不禁为老板的睿智点赞。表面上看,他好像“多此一举”,每碗面多花了精力,但恰恰是这30秒时间,不仅让顾客的体验更好、吃得更尽兴,而且缩短了用餐时间,面馆的翻台率也提高了。既赢得了顾客的好口碑,又赚了个盆满钵溢,何乐而不为呢?

,汤面馆老板的做法,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上司刘姐。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做策划。老总很重视我,让市场一部的主管刘姐带我,“刘姐是公司的元老,跟着她能学到不少东西!”我有些嗤之以鼻,心想:我一个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跟着一个只有大专学历的女人能学到什么?

一个月后,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刘姐不仅业务能力强,而且备受同事们的爱戴和尊敬。尤其是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30秒”法则,让我印象深刻:每天上班前,她会花30秒时间做一个日计划,把一天的工作罗列好,并标明轻重缓急;每天下班前,她也会花30秒时间盘点一天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得失。

在工作和生活中,刘姐更是把“30秒”法则发挥到了极致。一次,我俩去拜访一个重要客户,打印完资料后,她发现打印机的纸不多了,吩咐我加纸。我说时间紧迫,还是先办正事要紧。她摇头说:“待会儿市场二部的李主管要来打印投标书,咱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多花30秒时间,就能帮他们多争取3分钟的优势。”还有一次,因为工作上出了差错,刘姐心情不好,我送她回家。进门前,她突然在原地停了30秒。我还以为她不舒服,她却笑着说:“没事,我需要用30秒时间平复一下心情,转换自己的角色。记住,千万别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给家人,家里是盛放温情的地方!”

跟着刘姐的那几年,我不仅在工作上突飞猛进,更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刘姐用她的“30秒”法则,给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课,让我受益终身。

c,提起演员李雪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1978年,已经25岁的李雪健还是空政文工团里一个跑龙套的小人物。1979年,他在话剧《陈毅出山》中饰演匪兵乙,这是一个连场戏,每天都要循环演出,而每次演出李雪健只有一次出场机会:端着枪从这头跑到那头,没有一句台词,时间仅有30秒。

这本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平庸角色,但李雪健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在一部戏里,每一个角色都得鲜活,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每次上台前,他就开始琢磨,自己怎样才能每天都有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地演下去,否则不仅观众感到乏味,自己也觉得无趣。可短短30秒的戏,又确实没有什么文章可做。一天,他灵机一动,找了一块小海绵,把它做成了一个“痦子”贴到脸上。当他再次走场时,脸稍微一侧,有些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他脸上的“痦子”,便立即欢呼起来,觉得这个匪兵真有一股“匪味兒”。李雪健因为一个小小的变化,让原本呆板的小角色立即变得鲜活起来,不仅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导演记住了他。后来,剧组里一位演匪兵甲的演员调走了,导演就让他演匪兵甲,后来又让他演交通员、匪兵班长,他的戏份越来越多,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如今的李雪健,塑造了无数荧幕经典形象,不仅成为中国娱乐圈唯一拿了“大满贯”的影帝,更成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30秒,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得失就在一瞬间。成功有时候很难,因为它需要不断思考,不断质疑,甚至推翻重来,这是一个极为痛苦、枯燥和漫长的过程。成功有时候又很简单,就在于你能否把握住机会,充分利用好每个30秒,因为每个精彩的人生都是由一个又一个30秒连接起来的!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