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海村》经典观后感1000字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48

《树海村》经典观后感1000字

《树海村》是一部由清水崇执导,山田杏奈 / 山口麻友 / 神尾枫珠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树海村》观后感(一):欢迎搭乘树海航线电车?

不知道有没有美片《自杀森林》那样幻觉显现,是清水怂大大的,没有什么的说,敬请期待吧, 嚯嚯嚯

咒怨姐姐:我也来游玩观看

《树海村》观后感(二):清水崇是个对"恐惧"理解彻骨的人

清水崇自从轮回之后,每一部电影都失去了真正吓人的乐趣,

取而代之的是对"恐惧"本身为何物的寓言式表达。

《稀人》描绘的是社会边缘失败者对于现实的恐惧。

《恐怖兔子》描绘的是女性逃避自我情绪真相的恐惧。

《犬鸣村》描绘的是权力对于历史真相的恐惧。

《树海村》责描绘了嘻笑如常的年轻人对于生的恐惧。

所有的母题都绕不开他在拍摄咒怨时所阐述的:"因为心有恐惧,才会所见恐惧。"

但《树海村》有了稍微更进一步的表达。

关注恐惧,会让你被其蛊惑更进一步踏入恐惧。

也就是片中母亲反复劝告的一句话:"不要再看了。"

并且清水崇破天荒的通过医师之口,

一改含蓄的作风,大白话的阐述:" 恐惧是没有根据的,恐惧之物只对本人来说才存在,如果说要有根据,那就是自己的软弱。"

非常有趣的是,

电影里看似平常开朗的角色们,随时破防,被蛊惑死去。

而看似孤僻抑郁的角色,却展现出对生命的高光时刻。

"我见过很多来这寻死之人, 正常的打招呼, 正常的交流, 正常的道别, 但是第二天早上就死了。"

------《树海村》

《树海村》观后感(三):村系列的第二部,也是清水崇自己的求變之路

和《犬鳴村》各有千秋吧,之前說犬整體拍的非常工整,就完全是按黃金時代日式恐怖片模板拍的,所以少了驚喜,每一步都在預測內,但是勝在觀感上很流暢,看完不功不過。會覺得中規中矩。

而這部《樹海村》就能看出清水崇的求變之心了,還加入了不少奇幻元素,跳脫了傳統日式恐怖片的框架,甚至有那麼一丟丟《仲夏夜驚魂》的既視感。做了新的嘗試肯定就會有新的問題,比方說電影的節奏和情節的混亂

首先人物視角就挺混亂的,在姐妹間來回橫條,前半部分妹妹做主角,後半部分又跳到姐姐身上,並沒有一個很自然的角色功能的過渡,導致在敘事上面就出現了一些斷層的感覺。

然後就是情節上的,最明顯的一段戲就是前晚還在寺廟除邪的妹妹,天亮就到樹海探險了,結果跑出來晚上又在家裡做噩夢,使得整段戲很跳脫,這種跳脫的情節讓人在理解上產生了一定的混亂。

而且因為人物,支線眾多,所以這部電影的節奏就真心讓人覺得心累了,跳脫的劇情,昻長的時長,讓人沒有理解的進展,加上慢悠悠的敘事,都在前一個多小時挑戰觀眾的耐心

而且說是樹海村,但是確是圍繞著一個神秘的盒子“取子箱”展開的,沒有前作《犬鳴村》那種點題更強烈的感覺,樹海和村感覺在結尾之前都只是作為一個背景存在,而且因為人物、取子箱和樹海的情節來回穿插,觀感上真的挺累,感覺清水崇抓不住重點的樣子,沒有一個很好的敘事視角

而關於這個“取子箱”其實還挺有意思的,盒子裡其實裝的都是人的無名指,如果被樹海村看上了,就要獻上無名指,因為就像婚戒會帶在這個手指上一樣,獻出無名指代表和這個村子就鎖了,而所有的無名指被放進盒子,又成為了怨念的集成體,大有實體咒怨的既視感。加上它的威力強大,一般寺廟都鎮不住,可以說是一個恐怖版的定時炸彈了。

當然了,尺度還是這部電影的優點了,特別是在大熒幕上看到那些血腥的,怪異的,奇幻的情節,還是比較特別的體驗,並且電影還算是貢獻了2,3場高光時刻的,這點和《犬鳴村》很像,有亮眼的戲,但是整部電影卻是平庸的

對了,這部戲還有遼太郎驚喜客串,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又住院了,而且犬人屬性開始覺醒了要?

聽說這個系列要拍第三部了,希望清水崇在兩次的嘗試之後,能夠摸索出在新世紀拍恐怖片的門路,再怎麼說這兩部也比什麼《童使》,《瘋狂兔子》《迷宮3D》那幾部不倫不類的強多了!

《树海村》观后感(四):姐姐的故事

《树海村》这电影观感蛮怪的,简单来说就是不太好看,甚至不太恐怖(或者说有点恐怖桥段,但整体上却把握不住恐怖的核心),如果不是因为借电影节之际在电影院看,在家看恐怕都看不下去。

不过愣是要解读好像也能解读出一点东西和思路,为了不浪费这点票钱,决定赶紧写下来,过几天说不定也都给忘了。

《树海村》大的结构视点可以说第一部分是妹妹,第二部分是姐姐,但更具体来说在妹妹视点进入之前还有一个开篇,是多年前守林员老头意外撞见两个从树海里逃出来的小孩,以及多年之后有个搞直播的女生在树海里遇险。

之后就进入妹妹的视点段落,这个妹妹很怪,似乎能见到不干净的东西,而且对树海的事情也很关心,成天上网关心,后来又遭遇盒子出现的灵异事件,妹妹想要把盒子消灭掉,一直到放火烧寺庙事件。

这个故事为啥我觉得还能解读,入口就是,妹妹视点里涉及的这几个人物,其实和妹妹都没啥关系,通过妹妹视点的段落我们可以知道,盒子被人发现的房子,是一对新婚夫妻(结没结婚不知道反正妻子是怀孕了),我们得知这对夫妻中的男人和故事里的姐姐梅很可能有很深的情感关系,故事里出现了这个男人跟姐姐暗示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个孩子所牵绊的段落,以及男人将一个打火机还给姐姐的段落,可以推断,这个打火机是姐姐送的,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监控画面里妹妹正是拿这个打火机在寺庙里放了火(妹妹的逻辑可能是为了把盒子烧掉,但为啥是姐姐的打火机?)

而这个男人的老婆,优作(好像是叫这名),似乎对姐姐和男人的感情是有所知的,在电影开始不久,也就是盒子被发现之前的段落,是姐姐在帮男人搬东西,边搬边聊,有打情骂俏之嫌疑,这时男人的老婆优作正在楼上透过窗户观察着。

从这个角度再往前倒一点,有个段落是姐姐通知妹妹要去搬家,以及搬家段落中姐姐指责妹妹来了不干活,那个男人还劝了一句你们毕竟是姐妹别这样吵。

我猜测姐姐是很清楚优作对自己看法的,(这个三角恋里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但是为了避嫌还是非要拉着妹妹去帮忙搬家,其实这些人跟妹妹都无关。后面姐姐视点段落里还有一段,是姐姐来帮男人找失踪的老婆,方式是姐姐直接在男人的手机里找到了他老婆偷偷安装的寻人软件,姐姐很清楚他们仨的关系。

说回搬家段落,这里还有一句台词值得玩味,姐姐在男人面前批评妹妹说她就是这样总想让别人把注意力都放到她身上。

前面我们因为一直跟着妹妹的视点,顶多觉得她是个看得到鬼的少女,后来因为出了烧寺庙事件,我们才得知妹妹有病,精神分裂症,而且还从外婆口中得知了家族往事,多年前妈妈曾经带着两个女儿去自杀,以及打那以后妹妹一直没上学,而且一直怪怪的。

我关注的信息是妹妹一直没上学,以及她一直怪怪的。这两个信息,这说明至少三件事,一,在正常社会看来,妹妹不正常(原因跟多年前妈妈的事有关,但具体咋回事不知),二,虽然小时候遭遇过同样的事,但姐姐好像还挺正常,还谈恋爱(有合照似乎是同学关系),三,妹妹不正常不是突然的,恐怕一直都这样,但姐姐对她的态度却有点怪,感觉不是很亲近。

对了,还有个人物我没说,就是被烧寺庙主持的儿子,暂且叫他黄毛,这个黄毛,跟妹妹也没关系,而是跟姐姐似乎也有感情关系,有场戏是姐妹两人在寺庙同屋睡觉,黄毛直接钻进了姐姐的被窝,这态度可以判断两人关系之深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姐姐还说了一句你这样可当不了和尚(后来寺庙烧了可不就当不了和尚了。。)妹妹当时听到动静直接就跑出去了。可见妹妹对姐姐的行为似乎也有不满。

啰嗦的有点多了,反正咱们抛开表层那个按顺序进行的恐怖故事,直接来看每个人的结局,优作死了,死之前孩子也没了(咋没的电影也没直接表现,但优作住院了而且脸上有包扎,是因为外力受伤了,而不是简单的意外堕胎)。帅哥男人也死了。后来姐姐在树海里正是被这俩人纠缠。黄毛也死了爹,自己也差点死了,但姐姐打了急救电话,接着给了个医院急诊抢救中的镜头,生死未卜,(但电影结局一段字幕后姐姐结婚了,丈夫是一个没给正脸但是留着黑色小辫的男人,虽然头发颜色不同,但至少都是长发,所以我怀疑这丈夫可能是黄毛,事实上电影这里通过晒衣服的行动给出了姐姐孩子的名字,名字印在被晒的衣服上,但字幕闪太快我没看太清楚。)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几人,还有几个人死了,这对姐妹主角的外婆,妹妹,还有医生。(医生的死有点功能化,是他跳楼把帅男人砸死了。)

简而言之,只有姐姐活了下来(可能还有黄毛),最后甚至还拥有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结合电影开头姐姐所在家庭的处境,家里没有男人,妈妈死了,只有年老外婆,妹妹长期不上学还有点精神问题,自己的男人似乎也被别人抢走,这前后对比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我从这个角度回头来看这个故事,特别是这故事里最重要的两个事件,一个是前史里妈妈的死,一个是电影高潮段落,妹妹通过自杀(而且还特么是魂穿加自杀。。)的方式让姐姐从树海里逃了出来。来对这个故事的主题和真正的脉络进行一个猜测。

废话已经说很多了。。直接说结论(好像我也没办法那么直接。。)我认为当年妈妈的确是奔着要带两个孩子一起自杀的目的去树海的,而且这俩孩子的确是从妈妈身边逃了出来,而不是后面姐姐段落里所说的,妈妈是为了救姐姐,意外掉进大坑,然后让姐姐带着妹妹跑。事实上我认为这段情节在现实中根本没发生过,因为如果真是如此,电影开头姐妹俩从树海里跑出来,遇到守林员,为何要跑还非要守林员抓住她们?她俩可是在树海里没见到其他人,好不容易遇到个大人还开着车难得不应该像遇到救星?只能解释为她俩真的很害怕。

而她俩之所以能逃出来,我认为姐姐应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妹妹一直显得很木讷,而且因为这件事似乎受了很大创伤(看到不干净东西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照理说姐姐应该也很受创伤才对,但她没有,可能是通过什么方式压抑住了,也可能恰恰是因为当年逃走这件事是她促成的。

那么如何解释姐姐从树海逃走段落里妈妈劝姐姐快跑的段落?我认为这就是姐姐给自己的一种心理解释,她把这种创伤(妈妈自杀让这家人被边缘化,妈妈要带着姐妹俩自杀,她把妈妈抛弃了)转换成了妈妈的一种英雄拯救行为,妈妈是为救两个女儿死的。

同样,电影最后妹妹为了拯救姐姐而死,也可以说是姐姐的一种心理解释,事实上姐姐视点段落里姐姐似乎很关心妹妹,还曾主动去医院找妹妹谈盒子的事,但在电影前半段妹妹视点段落里,姐妹俩的关系并不融洽,通过妹妹的视点看,这个姐姐其实是冷漠的。

在联想到搬家段落里姐姐数落妹妹的话,我猜测妹妹的存在可能对姐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妹妹很边缘,这个家也很边缘,姐姐自己也逃脱不出去,而且妹妹的存在也可能会让她永远无法忘怀当年发生过的事。

我这个猜测还基于另一个逻辑,一般来说,如果当年真是妈妈救了姐姐,那么当下应该是姐姐作为拯救者拯救妹妹,结果却是姐姐再次被救,我只能说作者也许是故意的,这个姐姐两次被拯救的结构就是在强化姐姐的心理逻辑。

电影里提到树海村的历史,或者说被诅咒的盒子的来源,是过去日本把有缺陷的人送进这里让他们自生自灭(片中人说其实是因为人口过剩),而在现代日本社会,这里却成了自杀胜地,死在这里的人,不管是被动的过去,还是主动的现在,都是社会的多余人,边缘人,面对这样的社会,仍然活着的人要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我认为电影中的姐姐就是这样一个希望留在主流社会的人,但她必须处理自己那已经是边缘人的妈妈和妹妹(其实她自己也有责任也有愧疚感),她的方式就是把她们从边缘人转换成了拯救者,或者换句话说,她们是为了活着的人而死。我猜测导演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和人物对日本社会的冷漠进行一番批判,这个冷漠是通过一种虚构煽情的方式完成的。

还有一个小点想提一下,那就是外婆的死。当妹妹烧寺庙事件发生后,姐姐家门外贴满了键盘侠的寄刀片威胁条幅,姐姐很受触动,接着外婆说她也没辙了。第二天外婆就死了。我感觉这段是想说外婆也没用了。保护不了这个家了。而家中有人犯法全家被舆论唾骂也是东亚社会常见的画面。这个事情对姐姐来说是很受刺激的,也可以想象当年妈妈的事对这家人有多大刺激。

大概想到的就这么多,大家当看个乐就好,其实我觉得这片更像一个奇幻片,只是有一些恐怖桥段,因为里面吓人的那些东西都更像设定,包括盒子,而不是其实是因为其人性(包括恨意)而让人恐惧的鬼。从这角度来说,这故事里有这么多莫名的设定也许也能说得通了。(盒子到底哪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在优作家?我只能说这就是姐姐所希望的,她希望这对夫妻都死,想想多年前这个盒子是怎么被发现的?正是童年时的姐姐发现的。)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