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环境是克服拖延症的隐形助力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49

情绪环境是克服拖延症的隐形助力

“老师早上好!”每天早上入园的时间,大班的幼儿几乎都能够主动地和老师问好,小泽也是一样。但是今天他的爸爸表情特别严肃,小泽一只手拉着爸爸的衣服,使劲往班级门口的反方向拖。爸爸用手把他往老师这里推,他一个转身躲到一边,哇哇大哭起来。

爸爸大声地训斥他“别哭了,在哭我打你啦!”,我赶快迎上去,把孩子搂在怀里,然后向家长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我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柔声询问:“这是怎么了?老师能不能帮助你呢?”孩子在我的怀里委屈地抽泣着,说爸爸不给他卖包子,我奇怪地问家长:“孩子没有吃饭吗?为什么呢?”家长一脸无奈地说:“哎,早上起床的时候磨磨蹭蹭,眼看快要迟到了。”“哦,我知道了,马老师帮你找点吃的,但是以后爸爸要提前十分钟叫你起床,一叫你就起来好吗?”他在我的安抚下情绪平静了下来,我点心室帮他找到了一块面包。家长放心地离开了,他中午的时候发来了长长的感谢,并且想了解教育拖延症孩子的妙招。

面对孩子的“拖延症”,很多父母都无可奈何。很多人都认为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是因为懒惰造成,但其实有时候“拖延症”是孩子焦虑的表现。

心理学教授Tim Pychyl博士也提到:“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非时间管理问题。”孩子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对开始或完成某种任务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机制。有些事情可能是不感兴趣的,有些是有压力的,有些甚至是厌恶的,但是孩子又不得不去完成它,由于他无法调整要开始或完成这件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包括无聊、焦虑、不安、沮丧,甚至自我怀疑,从而采用拖延的方式以便让自己在那个当下不那么焦虑。所以,要解决孩子“拖延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调整在面临挑战时所产生的情绪,而这有赖于成人在儿童成长时期所创设的良好的情绪环境。

一、抓住情绪敏感期,创设有助于儿童情绪发展的环境

情绪环境是一个人文环境,需要成人来营造。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也会逐渐参与到这个氛围中去,然后共同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情绪逐渐成熟起来。父母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征是什么,儿童的需求是什么。《儿童心理学》中指出:3-6岁是孩子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孩子有许多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出现。虽然说3-6岁的孩子已经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了,但是他还不是那么熟练。所以,他的情绪和语言是同时爆发的。当儿童身处其中时情绪波动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执拗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还有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情绪情感的敏感期。如果我们对孩子足够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倾听孩子的情绪,和孩子谈论情绪,帮助孩子来发现引发他情绪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让他用语言来与周围的人沟通,表达和表述自己的需求。

父母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孩子。父母要去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观察、沟通一步一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去接纳孩子,才不容易对自己的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评判。

二、给孩子表达情绪的自由,用爱引导负面情绪的释放

情绪是一种能量,它需要一个通道来流淌,需要的是空间,不能被限制。但有时候在公共场所里,孩子会哭得很大声,家长也会很尴尬。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界定情绪界限了。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哭的时候,你需要把孩子抱到一个相对于安静和隐秘的环境,然后让孩子哭。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孩子情绪波动影响,另外一方面你也可以安驻下来,专注于陪伴孩子的情绪和倾听孩子的情绪。

三、有意识地倾听孩子,试着让孩子用情绪概念来配对

父母要让倾听变为环境的一部分,倾听就是一个常态化。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协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试着让儿童用情绪概念与自己的每一个情绪配对。比如说“我太难过了,我想哭一会儿。” “他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拿走了我的东西,我很生气,我生气得想打他一顿。”这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我们在疏导的过程中,帮助孩子用更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倾听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界限,就是我们不可以有情绪去伤害自己,同时也在帮助孩子表达自己——我很难过,我很生自己的气;然后表达因为什么生自己的气;同时也让孩子向环境中的成人表达自己此刻的需要,还有此刻自己发生了什么。

总之,情绪环境离不开爱,成人带着爱去关照孩子,儿童有表达的自由,然后成人也有帮助儿童建构规则、帮助他建立情绪界限的责任。这样的氛围中,儿童的情绪才能够逐渐成熟起来。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