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读后感锦集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49

似水流年读后感锦集

《似水流年》是一本由张恨水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似水流年》读后感(一):当我们开始回顾往事时,青春的黄金时代就似水般过去了

读张恨水这本《似水流年》,很难不为主人公黄惜时从美好开局到人生颠覆直至历经挫折尝尽甘苦惨淡收场而惋惜,更不禁勾起我们对自己那如流水般一去不返的青春黄金时代的眷念。如果是在欢乐时忆起,自然多是快乐的时光,如果是在消沉时忆起,那便是饮不尽的悔恨。 之所以会让人如此感受,还是在于张恨水在书中将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发展结合紧密,让人在读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是对故事的走向变化,都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不会觉得故事的转折过于突兀,也不会觉得人物的转变过于突然。 主角黄惜时,登场时正值青春年少,邂逅了白行素之后正应了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听闻白行素要去北京上大学之后,便刻不容缓将自己北京求学之旅提上日程。巧合的是,两人还真在由家乡去往北京的路上坐上了同一趟车。 也是无巧不成书,在书中开头处见两人情愫初生,看到这样的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让人真的信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书中的故事也是到了北京之后,才让人真正感到张恨水对长篇小说故事的掌控手法高超。 在黄惜时和白行素到了北京求学之后,其后的故事走向其实都已铺垫好了,只是初读时能感受到这里是个伏笔,却未料到张恨水在后续的故事中会在何时何地让这伏笔展现出来。比较明显的伏笔自然是黄惜时身边陆续出现的女性,也许刚登场时只是一个照面,偏偏因一丝好感让人知道了黄惜时的内心一角,更是想到他和白行素怕是走不到最后。 当然,感情这事,往往容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读者,跟着作者的视角,自然很容易看出来谁是真心谁是虚情假意。但身陷情网之中的书中人物,被自以为的甜蜜爱情冲昏了头脑,还怎么知道真假黑白。张恨水似乎是在告诫读者,年轻人不要轻易陷入男女情爱之中,特别是在书中多次提醒,学生当以学业为重,不要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学习。如果一意孤行,下场就是本书中黄惜时那般了。 对于没读过张恨水作品的人,看到蝴蝶鸳鸯派之说,容易错以为张恨水就是写男痴女怨这类爱情小说的,直到读了,才真是醒悟,这不是在警醒世人吗。书中开头还有一个伏笔,是读到后面才明白的。黄惜时初到北京便交友不慎,起初读的时候也没在意,直到黄惜时学生生涯的巅峰一过,才发现这些人不安好心,患难才见真面目。 张恨水在书中可以说是把中国人极好面子这一点在黄惜时的身上展露无遗。关于中国人好面子,想起前些天一位朋友所说,他的奶奶给其他亲戚孩子压岁钱反倒比给自己的两个孙子要多多了,中国人在外人面前总是要把极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宁可自己内里吃紧也不可面上无光。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黄惜时就是一次次因为面子二字,而在紧要关头看不开,结果反倒一步步把自己逼到绝境。到了最后,张恨水也以另一种方式点破了这点,虽未明说,但人一旦把一些不紧要的面子放下了,天地之间的路何其坦荡,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到了最后,终究还是面子二字,让黄惜时选择了漂泊流离零落。 这本书虽然写作时间以及书中的背景时间与现在是截然不同的时代了,但书中对中国人内里的性情描写却是让人觉得近在眼前,就好似我们的物质世界虽然天翻地覆,精神世界里却一脉相承。

《似水流年》读后感(二):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张恨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通俗文学巨匠”,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声名显赫,著作等身。他被誉为中国的大仲马、狄更斯,更是受到与他同时代诸多文学大家的一致首肯和极力推崇。张恨水的小说情节起伏波折,语言通俗易懂,风格自然流畅,蕴意隽永深沉。长篇小说《似水流年》(又叫《黄金时代》)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说的是民国年间一个名叫黄惜时的年轻人,被父亲寄予厚望,打发去北京求学,结果他不求上进自甘堕落,把父亲的嘱咐丢在脑后。先和班上的女同学相好,后来又和社会上的交际花相好,直到出入烟花柳巷。黄惜时变着花样向家里伸手要钱,供自己在外边花天酒地。冒充有钱人家的少爷。他既挥霍着父亲来之不易的血汗钱,也挥霍着自己的宝贵青春时光。

可是似水流年,这厮混到后来搞得一塌糊涂,谎言也被戳穿了,受骗给他钱的父亲不认他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没了,往昔厮混的一班朋友也不理他了。总之黄惜时梦中惊醒,处境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生活状况有如麻线拴豆腐—不能提了。跌到人生谷底的黄惜时贫病交加,没脸见人。于是痛定思痛,幡然悔悟,人生轨迹出现根本转折。

或许是张恨水一生奉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信条,或许是读书人惺惺相惜的缘故,或许是作者要给读者更多启发。所以张恨水在黄惜时陷入绝境时给他安排了一条活路。一个偶然的机会,落魄的黄惜时发现自己先前学得的一些“文化知识”倒是他的生存本领,于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不无悲怆地开始了徒步旅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黄惜时浪迹江湖,四处飘泊,在破庙里栖身、在茶馆里代写书信,惨淡经营,艰难度日,徒步千里近至家门而不入,把自己一路积攒下来的钱通统寄给了父亲。

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昔日浪荡子至此完成了自我精神的救赎,但是“至家门而不入”的情状何等凄楚。黄惜时与父亲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认,联想他当初挥金如土向父亲要钱,后来断齑画粥寄钱回家,不禁感慨系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虽然《似水流年》写的是民国年间,但是放在当下也不泛现实意义。书中有写到父亲去看儿子,儿子却嫌父亲土气。书中有写到大学里风气不正有辱斯文、弄虚作假不劳而获。这些事情放在现在也时有所闻。至于书中人物对情感、学业、责任担当等各方面的困惑,不也是当下年轻人经常碰到的问题吗?

这本讲述民国年轻人黄惜时迷途知返的小说,无论是叫《似水流年》也好,是叫《黄金时代》也好,宗旨就是告诫年轻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三观”要正确,路子要走对,青春易逝,切莫虚度。

《似水流年》读后感(三):终结了一个时代的张恨水,告诉你一个“老大徒伤悲”的故事

张恨水为这本《似水流年》的主角起名为“黄惜时”,暗合了自己的名字“恨水”。年华如同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一去便不会回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诗基本概括了《似水流年》全文的主题。

一名乡间的学子黄时惜,带着家里的期望和钱财去往北京求学。他在路上遇见了美貌的女同学白行素,到了北京之后就展开了追求。

到了这里,黄时惜还是一个朝露待日晞的箐箐学子。虽然有点自视甚高,看不起自己父母简朴的作风,但在看到不求上进的舍友的时候,还是很有点自己的原则的。近墨者黑的道理他还明白。

但是黄惜时在看到了校花米锦华的时候,一切马上就反转了。美貌仿佛成了黄惜时唯一在乎的东西。他抛弃了学业和马上要成为女朋友的白行素,开始花费大把金钱追求这位时髦的校花。

我看了张恨水的几本小说,里面的男性角色无一例外几乎都是颜控。从对冷清秋一见钟情的金燕西,到迷恋凤喜的樊家树,甚至《纸醉金迷》中追逐美貌交际花的范宝华。在张恨水的笔下,“食色性也”这一条几乎是所有男子都避不过的铁律。

黄惜时更是其中做得最过分的一个。漂亮的颜色成为他行为的唯一标准。为了得到米锦华的青睐,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放弃了条件优越,品德高尚的女朋友,甚至驱逐了为他提供钱粮的老父亲。

他打肿脸充胖子,大手大脚的花钱。可是最终谎言戳破,美人离去,钱财也所剩无几,身体也坏了。他只能混入了以前看不起的朋友中厮混。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完全放下自己大学生的身段,去同乡家借钱的时候还因为门房的轻视而激愤。他还寄希望于彩票,希望一夜暴富一雪前耻,最后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他从学生公寓流落到会馆,还想过出家,最后真真是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了。

作为读者,看到黄惜时背信弃义抛弃白行素,不认父亲的时候,真的想把这个人物从书里拉出来打一顿。后面看到他落魄的时候还生出一种“活该”的心理。

及到黄惜时终于痛改前非,想要做一个徒步旅行家的时候,才有那么一点点看浪子回头的可惜。

他回家乡想去看望父母,但又不敢回去。母亲看到他的背影说,这个背影好像我家惜时。父亲在他身后和他搭话,他却不敢回头,最终仓皇离去。这一段真是看得我泪崩。

父母对于孩子,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错,都希望他能回来看一眼。我想黄守义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过家门而不入,一定还是会非常伤心的吧。

这本《似水流年》对于张恨水其他几本书,并不算特别复杂,就是一个年轻人“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例子。

张恨水文笔优美,人物刻画得深刻,让人一看而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这本书中黄惜时的几个酒肉朋友挺有意思的。他们时不时会从黄惜时身上占点小便宜,但是对于人生百态看得却十分深刻,对黄惜时落魄时候劝诫的话也算金玉良言。然而“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也算是普罗大众的一个缩影吧。

《似水流年》读后感(四):人生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张恨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赞誉为“中国大仲马”“通俗文学大师”。他创作了100多部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散文,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部陈坤、董洁演绎的《金粉世家》,让张恨水和他的作品瞬间大火起来,这些天读了他的《似水流年》,因着男主人公黄惜时颇受了一些气和一些感悟。

年少轻狂不知处,欲与世人事相争

自序中的少年名曰黄惜时,在自序中张恨水便已经交代了“少年人昧之”。他是江南水乡一个地主的独子。中学毕业生,想到北京投考大学。在家乡小河边看书度暑假时偶遇了城里来的女子白行素水中采菱,一见钟情。

多方打听而不得,却又在前往北京求学的火车上再次遇到,一路同行。陷入爱情中而不得自拔,因为喜欢白行素,恨不得整天跟白行素混在一起,甚至跟她上了同一个大学同一个院系。瞬间让我觉得,这个男子真是恋爱脑,一切以恋爱为主,学习上竟毫无目标和追求。竟然生出了许多“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好在对白行素的爱情也还专一,即使被朋友邱九思骗去逛了窑子,此时的他还能够明是非,搬家而远离不良朋友。读到此时,我对他还有些许好感。

然而,也是搬家让他认识了培大之花——米锦华。喜新厌旧,于是立马舍弃白行素转身猛烈追求交际花一般貌美如花的女子,甚至为了米锦华转到了她所在的音乐系,瞬间变身渣男。

看到他追求米锦华的时候,我真是气得不行不行的。

用父母省吃俭用的钱,请吃请喝、上高级餐厅、租豪华汽车、送贵重礼物,花起钱来眼睛都不曾眨一下,一掷千金只为博得米锦华的垂怜。

更气人的还有,当他的父亲黄守义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北京看望他时,他一再地嫌弃父亲是个乡下人,既不曾想过带父亲逛逛北京城,也没有认真安排父亲吃一顿好饭,甚至把父亲带来的400多元钱骗到手之后对父亲置之不理。

父亲被气得公开与他断绝关系,没了经济来源的

黄惜时,手中既有400多元,也不懂好好珍惜,大手大脚惯了,还是花钱如流水。

继续跟不良的朋友打交道,被他们骗吃骗喝,跟他们逛窑子,染上花柳病,被学校开除,好不容易用衣服当了点钱又想一夜暴富花掉一半的钱去买奖票,最后,当掉了所有的衣物被褥,只身寻了一个破庙,投宿其中,又碰巧遇见白行素,为了躲避她,徒步出走,时间长了,被记者称之为“徒步旅行家”。

结语

当读到他落魄的这段时间,真是又气又恨。正如张恨水取书名的出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谁不曾年轻过,谁又不曾在年轻时犯过错。

好在张恨水给他安排了一个不是特别糟糕的结局,黄惜时虽然最后有家不能回,到处流浪到处闯荡,最后前往东三省,在那里重新创造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人生啊,有时候是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来创造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