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巢读后感锦集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61

织巢读后感锦集

《织巢》是一本由西西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织巢》读后感(一):回不去的都叫做家乡

有一种鸟,飞翔的时候比不飞翔的时候多许多,一生都在流离失所,一生都在寻找安顿的地方。

说来也奇怪,在我的印象里,香港故事的一些开端总是像《踏雪寻梅》那样,与潮湿又逼仄的“鸽子笼”分不开,而西西的后半生又长居香港,笔下总会有些颓废感或者精英感。

令人意外的是,《织巢》中依然被西西保留下了纯真和诚恳。

时间一晃来到了50年代,《织巢》中的素素一家已不再迁徙,他们在香港蜗居数年,暂时扎下根来。而妍妍也从刚断奶的婴儿,成长为能跑会跳的小学生了。

然而,故事换了时代,却又平添了新的烦恼。两岸关系、内部改革、时代变迁。当爸爸去世之后,留给四个女人的又是一轮新的考验。彼时面对风雨飘摇的家庭,妈妈选择变成了家里的爸爸,此时的艰难,也恰好需要素素成为家里的妈妈,如同当年妈妈穿起平底鞋和粗布衣裳那样。

值得注意的是,《织巢》弥补了《候鸟》中没有详细交代的部分。比如:父母是如何相识相爱,以及和叔侄姨婆之间的情感羁绊。西西好像在通过这些信件及口述,诉说着,同时也在告别着。

直到两岸开放探亲,素素代替妈妈再次回到兰溪老屋,才发现老屋已经被推平了,只留下了一块泥土味的空地。当下的童年的记忆并没有涌上心头,全靠亲戚们滔滔不绝的回忆中,拼凑出的只言片语。此时的素素,还会想起她作文里写的故乡吗?

或许,人是很健忘的,迁徙是为了生存,并非为了回忆。素素终于来到了比南方还要南方的地方,像一只候鸟,迁徙、织巢、落脚,再次启程,真正的家园永远在路上。

人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去的。

《织巢》读后感(二):西西的轻盈与强大

她已经老了。独居。在香港的都市水泥丛林中有一间小小的屋子,三十来平方米,塞满了心爱的书籍和玩具。早年因患乳癌进行放射性治疗伤了神经,右手逐渐失灵,像单手拧毛巾这种琐屑小事成了辄需翻越的大山,西西学会了巧借一只筷子做杠杆。如是,她渐渐习惯了左撇子的人生,用一只手缝玩具熊、缝玩具猴、玩娃娃屋、蒸饭、打电话叫外卖的小菜。

进入人生暮年的西西是不是已经不再写小说了?正在很多人心怀疑问的时候,80岁那一年,西西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候鸟》的姊妹篇《织巢》,一举入围2020年第八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读《织巢》最大感慨是,一个创作者能够保持如此恒定的语感和状态。写《织巢》前一部《候鸟》的时候,她43岁,而《织巢》出来她已年过八旬,两部连在一起看竟然毫无违和感。

1981年,西西在香港《快报》推出连载作品《候鸟》讲述家族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举家到江浙乡下避乱、抗战结束重回上海、父母在1950年拖家带口从上海搬到香港,一家人在陌生的新环境中守望相助,渐渐扎下根来,眼见着“他城”一天天化为“我城”。

实际生活中的西西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但是在小说里西西将家庭成员简化为两姊妹:和西西本人一样上海出生、香港成长,短暂担任教职的姐姐素素,以及香港出生长大的妹妹妍妍。《候鸟》以姐姐素素的视角写作,新的《织巢》则以妹妹妍妍的视角写作,加入母亲的回忆录、二姨从内地寄去的长信、自己的书评影评日记,进行了不同内容、文体和时空的拼贴,虚实交错,多声部混响,以几代女性的命运作为经纬织就时代洪流里的家族轨迹,是家族史的女性书写典范。

“我们还能怎么样去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族群书写它的百年历史呢?难道这样的历史必须是沉重的,必须是充满历史的压力的吗?不一定,你看看西西的轻盈。”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里讲《飞毡》时如此盛赞西西的轻盈。“轻盈”也恰是西西所喜欢的卡尔维诺倡导的特质。卡尔维诺曾解释自己所说的轻盈并不是旨在逃避,而是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西西所选择的角度是儿童的视角、童趣盎然。

自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创作者首选文学语言一百年来,写作者如云,要形成独有风格很难,但西西做到了。无论是她1960年代为邵氏旗下的电影杂志所写的明星专访,还是后来写的小说:1970年代的《我城》、1980年代的《候鸟》……到最新的《织巢》,通读下来自会感受到那种静水流深的强大。

西西的文字初看清淡,但极有辨识度,那是种一以贯之的腔调:稚拙纯真、浑然天成。比如《我城》那个饱受赞誉的首句:“我对她们点我的头”,又如《织巢》开篇:“爸爸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呢?姐姐不在家,他忽然生起气来。爸爸一生起气来,我只好一声不作,坐在小板凳上。”

这种稚拙纯真的儿童化腔调如滤镜一般,赋予了西西的小说一种疏离于时代的语气,即使她笔下写的是宏大的时空、强烈的情绪,读者也不得不服从作者意志,带着童心去打量,去感知。

莫言在评价西西的作品时敏锐地抓住了这种反差,认为它们是“立足小地方写出来的大作品”,是“弱女子写出来的大文学”,体现出超越地方和超越个人的大气象。确实,还有什么比强大的反差更能形成作品的张力呢?

《织巢》读后感(三):关于“爱情”

在写书评前,摘录前言一段对我,也许也对其他创作者有所启发的一段话:

《织巢》这本书,看到最后几页的时候,感觉就好像知道一位老朋友在慢慢离去,不停深呼吸,防止自己哭出来,在看到倒数第二页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哇啦大哭。

西西在这本书的前言说,这本书是“痛定思痛”的产物,看到最后几页的时候才知道这句话是为何。还要联系《候鸟》一书起说。《织巢》是《候鸟》的姐妹篇,《候鸟》的叙述者是林素素,也是作者自己,讲述了素素同家人在上海生活的经历,以及因为战争来到香港的经历,时间段集中在素素的青少年,结尾是素素考上师范学校准备当老师;而《织巢》的叙述者是林妍妍,是素素的妹妹,全家搬来香港的时候妍妍才刚断奶,而这本书的时间段,是在妍妍的青少年,妍妍小素素十二岁。

本来西西计划写六十万字,《候鸟》最初在报刊上连载,但是不受读者的欢迎,匆匆收尾,不过这个故事一直在西西心中。过了很久很久,《候鸟》书中所写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离世,西西无意中翻开家人的物件,由此触发,“痛定思痛”,整理出《织巢》。《织巢》里面以妍妍为主要叙述者,间杂素素的心声,妈妈同亲戚的亲笔,一共有四种叙述的声音。这四种声音一开始对我来说太散了,同时因为故事背景切换成香港,我对书中发生的某些历史不甚了解,所以总体我觉得它不如《候鸟》写得好。但是我觉得《织巢》存在的意义,是不需要他人评价它好与不好的。

我看西西的顺序,是《候鸟》到《哀悼乳房》到《织巢》,没想到这个顺序恰好很合适,《织巢》里未详细提及的某些事情在《哀悼乳房》有细细地写,所以读起来有书本之间打通壁垒相接的快乐,就好像和谐的交响曲。我觉得身为读者,是一件很幸福同很幸运的事情,作者的生命时长同背后的时代变迁,一两个星期就能读过去,两个星期就能读完八十岁的经历,我们省时又省力,不用兜那么多圈子,不过呢,有些事情,不自己试试兜圈子,又是不会明白的。

书腰里西西说,“《织巢》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不过是广义的。”在中文里,“爱情”的定义通常是狭窄的,我以前习惯将感情分为爱情亲情友情,直到慢慢长大,才发觉很多感情无法定义。而初初接触日语时,老师就说,日文的“愛情”同中文不同,对人有爱情,对物也可有爱情,通常是“愛情を込めて”,饱含感情地做某事爱某物,物是万事万物。在《织巢》里可以看到这样的爱。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告别的故事。从《候鸟》写到《织巢》,最开始认识的人,到结尾也走散得差不多了,书的结尾是素素同妍妍八十多岁的妈妈写的,也是西西的妈妈写的,我是看到妈妈的文字时哭的:

这个素素,正是作者本人,西西为这本书写前言的时候,已经八十岁了,当然,她离开写这段话的八十岁的妈妈已经很远了。以这样的结尾作结,我觉得,也算是西西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了。写到这里,我又忍不住哭起来了。西西也知道,她自己也要告别我们了。

我当然还有很多想写,但是写到这里,觉得很苍白。就说说这个结尾给我的其中一个启示好了。我正在存稿的文章,打算写到十万字,已经想好结尾,现在写到快三万字,觉得剧情可能推进到六万字就结束了,但是我又想,为什么我要选择在那个节点结尾呢,那个节点,是否是他们真正的结局呢,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很确信,只是定了个十万字的目标,因为我从未写过超过十万字的故事。看完西西的书,我想,其实故事会是一条流淌的河流,角色在的话,故事就可一直延续下去,哪怕角色不在了,故事之外的角色仍然会以某种形式讲故事讲下去,“我们终将会在大海相遇。”

于是我想,我新的故事,就暂时不去想它的结局了,等他们自然而然流淌到某个地方,我会知道那个是结局。最近,我的创作很快乐,决定全文存稿,不受他人的影响,每天对着电脑,就好像精神的郊游。我深爱着他们,我也爱着在这条河流里不停挥动双手划行的我。

最后,以《织巢》中素素的某段自述作结,我从中得到许多鼓励,或许这段摘抄也能有幸将如此心情传达给偶然看到的年轻创作者呢:音乐会不是每天都举行的,可练指法却是每天要做的事,所以我想,听到别人断断续续地练指法,来来去去弹那几个音阶,其实是不错的,因为重要的是坐在钢琴边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改进。如果坐在家里,我就听不到别人家里传来的钢琴声了,我的邻居并没有一个人弹钢琴。坐在家里,我会看书,特别喜欢看小说。写小说,大概就是作者在弹钢琴吧。要练习多少日子的指法,才能演奏出这一首乐曲呢?他们练习的时候,在一段音阶上重复了多少次,在一个音符上,又思考了多少时间呢?练钢琴的人,琴声往往会传到室外,过路的人停下来就可以听见。写小说的人练字的时候,则是默默无声的,除非他们把原稿拿出来,谁知道他们练习的艰苦过程呢。我读的小说,有些很好看,有些却不太好看,那些不太好看的小说给我的感觉,就像我经过别人的屋子,听见有人在屋子里弹钢琴,这里那里仿佛弹错了音调、打错了拍子。我想,作者不过是在练习指法罢了,乐曲弹得不好又有什么要紧呢,只要弹钢琴的人能够常常坐在钢琴前不断地练习,改进和探索就好了。

《织巢》读后感(四):香港女作家之西西---自传《织巢》

很久之前意外读了西西的《飞毡》,生动有趣、童心视角、语言有活力、结构又很特别,对她的文字印象深刻,从而有了这一次阅读。《织巢》是西西的自传体小说,开篇中写道是《候鸟》的姐妹篇,我没有读过《候鸟》这里不作解释。仅以看到的内容来讲一讲这本书。

开篇序中描写了一种鸟类,织巢鸟又名织布鸟,是一种会用草和藤等物料编织巢穴的鸟,我猜作者是想通过这种鸟来叙述一家人在战争年代从上海辗转到香港谋生,到处租房,艰难维持生活,努力筑巢渴望生存下去的一种状态。

“家好像是我偶尔停留的地方,或者,世界上有一种候鸟,随着环境的改变,渐渐地竟不会再迁徙飞翔了,流转一阵,倦了习惯了,就变成了留鸟。又或者,有一种鸟,飞翔的时候比不飞翔的时候多得多,一生都在流离失所,一生都在寻找安顿的地方。”

文中一家四口,父亲、母亲、素素(姐姐即西西)、妍妍(妹妹)。四口之家基本上都是由素素一人维持日常的花销,尤其是父亲去世之后,这个重担更是落在素素身上,母亲的医药费,妹妹上学的费用,日常的房租等等,由于房租次次涨,一家人不得不与其他人合租一个小房子,共用卫生间,房屋破了补,补了破。亲戚看不下去,正值战争年代,亲戚打算出国避难,不再回来,把自己的小房子卖给素素一家,房子之小七步便可以走到头,三人睡在一起,格外艰难。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有平淡无聊的日常,四个女人同时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无聊平淡的生活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着。战乱,内战,改革,历史大背景之下小人物的生活,不光有琐碎的日常,也有风花雪月的爱情。父母爱情,妹妹的爱情,二姨的爱情,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各具特色,相同的是,互相搀扶着、理解着度过了。

“以后怎么过日子呢?只有一日过一日了。”

素素说“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困难,只要我们肯努力设法,总可以改善的”通过一日一日教书,改卷子,一日日攒钱,去看外面的世界。妹妹嫁了人 ,织自己的巢,终于、两岸开放了,母亲终于可以和老家的人联系了,素素刚好有机会回上海看一看旧居,终究是没去成,只远远地看了一眼,老屋早已变了模样,就像故事结尾的小诗。

时间过得真快

或者

时间才是

一只飞得很快的

大鸟

即使屋顶上

没有烟囱

时间这大鸟

从每一座楼宇的屋顶

飞过

从南方飞向北方

从北方飞向南方

它们熟悉

安全的路线

不不

时间永远只有一个方向

时间不回流

而渐渐地

有些候鸟

像时间

也不再飞回自己的旧巢了。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