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的读后感大全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49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的读后感大全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是一本由[英]基思·特斯特著作,梯 /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一):后现代性境况下的诸多特征与责任

界限这个章节讲得很好。

从特性/身份/认同到怀旧/恋乡的论述讲的实在太好了吧,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所遭遇和遇到的对于存在意义与形式物化形成如涂尔干式的二元对立时,滕尼斯给了我被感受到的这一系列问题所需求解和答疑的一种回复!感谢特斯特,于我们身处这个前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境况的纠缠中,以论述的方式在游牧民与朝圣者的不同思想但相同时代困境中的不同方向与路径。

技术和责任这两章节可谓一先一后,不能把技术简单认为和理解为是中立的工具,它既可以用作好的目的,也可以有坏的用场,更可以是某种混合;应该把技术理解为环境而不是客体,技术环境的变迁会造成使用者的变迁,在这个变迁里,意味着有太多的东西已经被技术规定、被物化,且还未待物化的都待被技术开发和将会开发....

技术在决定着自然,想决定着更多的自然,为自然施加命运,而这种命运只是由技术本身的要求所决定的。技术就是筑居,就是集置(这个概念是海德格尔提出的),而集置就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在责任这个章节里,便是在指出技术给自然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现代困境之后的应该有的关于责任的追问,而不是借助于假扮忙忙碌碌,或是社会引起的形上角度的愚昧,来避免意义的深渊......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二):后现代性主义者眼中的未来性是不可知的,无穷尽的吗?

后现代性只是看待现代性的一种视角,本身是有赖于现代性的。现代性的概念是在讨论后现代性中慢慢清晰的。现代性的迷思之一可能是反思性过度以后会产生“物化”。书中所说“劳动的反思性导致的却是物化,是形式的确立,摆脱了社会文化角度的介入,如此一来,人类的去人性化就同时是一桩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意义上的事件。” 作者介绍了马克思的部分观点: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异化使得工人陷入囚笼,资本主义的僵死形式使人沦为客体而失去创造力与生命力,是被规定的特性/身份/认同。

“劳动”是异化了的生产活动,“劳动力”是异化了的生产活动的潜能。因此,可以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潜在的生产活动)就是劳动(现实的生产活动),异化就是对使用价值的放弃。 这一部分关于异化的理论应该是来源于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整体来说后现代是一种偏消极的感知,如我们所知,后现代充满了解构,后现代主义者拒绝相信建构。后现代性主义者可能是高高扬起一个丑恶的有问题的东西,然后打碎他,在battle中讨论新的一种未来性画卷,他们的目的可能是追求一种人的创造性,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是批评者与怀疑者也会认为这样的态度是一种无穷尽的,甚至说很丧的与现实生活脱钩的理念。

1、求定意志 will to certainty:单一一套界限的普遍化 2、求知意志 will to know:解构一切确定性 3、求解意志 understand:后现代或许根本不存在任何求解意志,因为已然不存在任何东西有待理解,不再有深藏的真理,除此无它。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三):断断续续续,读了三个月

现阶段感觉自己读这本书非常吃力,读了好久好久,今天终于完整看完一遍了。或许某天读过20+社会学和哲学基础书后再来读,又有新感觉。 整体来说,书的前四章都是以现代性的特征为标题谈起的。第三章怀旧/恋乡是自己很有共鸣,是读起来最快的一处(朝圣者的概念很有意思,这个词让我感觉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有了更多理解;第六章他人思辨性更为突出,特别是作者在分析现代社会文化群体无法走向完全的后现代性的原因,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些印象深刻的point(主要是最后一章,因为读到最后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1.后现代性与现代甚至前现代不可分割,因为它就是从现代性中被发觉而出的。

2.后现代性并非一种具体的可完全言说的东西,它挑战着界限、身份/特性/认同。

3.虽说后现代性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历史的巅峰(自己感觉作者对此种境况与生活方式抱有某种,相比起现代性更优越的情感,因为现代朝圣生活的“未来”永远不会到来,希望也只是对于从未实现的东西的欲求。在读时,其实会一方面觉得后现代性似乎更优越、自由,但却说不出哪儿感觉不对,很矛盾,但看到“他人”这一章就发现了,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它仍旧有待被反思,不论是后现代性本身可能让世界走向何处,还是现代群体与现代群体之间的冲突的,这些问题都无法被忽视。同时,它也给社会学这门学科带来了诸多挑战。

4.后现代性的生存不完全是精神上的,它要求富足充分的资源,即物质条件才可能实现。

5.后现代群体需要那些穷人、无家可归等被污名化后捆绑在现代性中的人继续存在,从而构建出自己后现代生存的创造性与反思性,才能在对比中看见自己的后现代地位(有种等级的优越感)。

6.后现代社会文化群体如何应对前现代与现代的存在?这个问题并非得到了有效完美的解答(难以实践),但至少揭露出其实处在外部的群体无人关注的现实,后现代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关注这些前现代和现代群体。但罗蒂的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让人有了点希望(虽然“希望”一词本就不符合后现代境况)。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四):多重界限与多重身份

第一章界限 在第一章中,Tester指出学术的意义就在于要从容自觉的超越学术的界限。界限类似一个乌托邦的未达之地。它有时是一个遥远可见的目标,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被超越。可是如果所有的界限都被超越,学术就会丧失一切方向和目的。因此学术产生意义的前提还在于:有些界限永远无法超越。这是一个悖论性的命题:学术可以讨论任何东西,唯独不能讨论它自身的合法性,也无法提出有关它自身的概念。这让人想到维特根斯坦的那句名言:“凡是能够言说的,都能说得清楚;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对此,Tester提出了两个概念,“求定意志”和“求知意志”。求定意志是指对于事物的意义求取确定性的努力,它往往是要巩固僵化,并因此限定存在的意义,自然科学就是其例证。求知意志是为了知晓世界的意义所做的努力,力图对界限的僵化和物化作出理解和说明,因此隐含着超越的含义,社会科学是其例证。Tester将反思型知识分子作为这种活动的代表,因为反思型知识分子最看重的是反思,而反思对于物化而言具有超越性,并且预示着无界限性。后现代性就是一个无界限性的状态。一句话概括即是:“那些选择栖居于后现代性境况中的人,也同时生活在现代人和前现代人当中。这是因为后现代性的根基本身就在于认为,世界是由多重异质性空间和时间性构成的。” 在第一章的末尾,Tester总结说,本书所讨论的后现代性是指“后—现代性”,它是基于现代性之中的一种复杂状况。如建筑家查尔斯•詹克斯所说: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再加上点什么。 第二章特性/身份/认同 对界限的确立意味着要限定特性/身份/认同,也就是说,所有的活动和态度必须基于这些特性/身份/认同的框架之内。比如“无产阶级”就是一个例证,它是此时此地的一个阶级,也是面向不太遥远未来的一种革命主体。马克思认识到了现代性的神话,即人性要通过工作来表达,但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上,资本主义下的工人所面对的工作却是作为异化的东西。工人在这里被束缚于一种固定的特性/身份/认同,没有机会逃脱。资本主义通过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来粉饰异化,这些看似平静,轻松愉快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危机:消费主义其实是更深地陷入囚笼。马克思说:“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由此,人被商品化与物化成为必然的现实。社会的创造物却表现为富有生命,彼此与彼此可以发生关系,并独立存在。马克思之所以认识到现代性的神话,就在于他对工人这个身份产生了一种认识。这也延续了第一章中有关界限的一个概念:就是先要有对于物化的认识,才能有对于反思性的认识。在认清此界限后,他像一位反思型知识分子,力图超越与颠覆这些确定性。所以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都是对现存情况的超越与颠覆概念。如此一来,革命无产阶级就表现出一种求知意志,首先要了解资产阶级秩序的确定性,然后在这种求知的过程中解构它。利奥塔曾经暗示,无产阶级就是一个乌托邦的存在,因为它不能被呈现。但无论如何,它的表现都是超越现存的世界和状况。戈尔兹写道:“无产阶级是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特殊阶级,它自身毫无利益,而是通过摧毁其赖以构成的外部约束,取消自身的阶级存在。” 第三章怀旧/恋乡 在第三章中,Tester指出:怀旧/恋乡感与未来性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关联。怀旧/恋乡可能之时即是乌托邦成立那一刻,与想象的未来相对应的就是想象的过去。 构成怀旧/恋乡需要满足三项前提。一是要存在线性时间观念。二是怀旧/恋乡要求否定,认为现在是有欠缺的。三是怀旧/恋乡要以过去的物质生存条件作为基础。因此,怀旧/恋乡这种情结其实是现代性的意象特征,它带有暧昧不明性。比如卢梭笔下的自然和通常对于田园牧歌生活的幻想。它具有双重含义,它既为确定性奠定了根基,也为结构性提供了土壤。由此,怀旧/恋乡感意味着双重的渴求,它的核心是对某种缺失东西的欲望。怀旧/恋乡并不是简单的拒斥态度,它也可以是对所处情境的一种积极应对。它为求知意志提供了一个家园,一个确定性的外壳。由此,对于乡土的眷恋只是眷恋田园牧歌幻想中的确定性。 在本章中,Tester还提出了游牧民的概念。游牧民没有限定的特性/身份/认同。他们将自身分布在一个平滑的空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他们在这个空间里面栖居。游牧民并不意味着运动,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在历史上没有任何固定的点,道路或土地。所以他们是不动的人。而游牧群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就是反思型知识分子。 第四章技术第五章责任 Tester指出,技术就是人类与线性时间之间关联的物质证明,它确保了历史是一则讲述进步的故事。比如核武器,核威慑的合法化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但核武器的发展却依然故我。人们不知道核武器是否会发生作用,因此核武器的威慑就是无效的,但这仍不妨碍许多国家将核装备作为威慑资本。没有人敢轻易打破这个谜团,谜团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威慑性。就此,技术已成为一种自在的独立系统,与后现代的人相对峙。技术是决定自然,改造自然的。它将自然从积极主动的力量转化为一种持存物。所以自然不再是纯自然,而是物化了的自然。海德格尔称之为“集置“,也就是一种处理事物世界的途径,力求规定这些事物的意义。“集置”是事物的本质所在,它所要做的是形式和物化的确立。 技术已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当人们不怀疑其地位和信度的时候,它才能长久持续。技术使得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风险社会,也就是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看不到进步和未来。但反思型知识分子总是对技术提出质疑,对反思型知识分子来说,技术的支配地位是亟待解救的东西。这也是他们命名为责任的东西。对于后现代来说,技术的含义变得与众不同,它所蕴含的可能性不再是某些人的死亡,而是人类的死亡。“后现代群体的一切活动中都萦绕着责任的问题。那种责任并不指向人类未来或地球未来之类的宏大叙事,相反,它更多的是借助于假扮忙忙碌碌,或是社会引起的形上角度的愚昧来避免意义的深渊,通过这样一种责任,社会文化活动陷入彻底的无方向性。” 最后Tester说,从后现代的角度,技术有可能激发三种后果,第一种是彻底的物化。第二种是它令人厌恶,无法继续延续。第三种是技术完全不可言说,它依然延续,但是没有宗旨,没有任何话语上的合法性。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