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应付教案成为历史的枷锁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70

别让应付教案成为历史的枷锁

阳春三月的一个 周末,我打电话约请一位其它乡镇的同是老师的朋友出去游玩,结果告知,正在补写教案,说是下周县教体局要下来检查。学校趁双休日要提前进行检查。所以按学校要求,在双休日全力以赴完善教案。将每节课的教案的环节、课后反思都要写到位。

放下电话,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今,学校教师普遍应付教案的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了。

本来,按常理说,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上好一节课,不误人子弟。课前深入备课,掌握好教材,以便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驾驭好课堂。书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也自然在情理之中。委实是教师份内的事。但许多教师(包括许多一线名师)为何提及书写教案都气不打一处来,种种无名火便油然而生?

1.据笔者了解到,好多教师(包括部分领导)写教案都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怕检查出现问题,受批评。而一些所谓的上级领导却并不精通业务,到学校检查,乱说一气。一些学校的领导又常常唯上,于是“批发”来的东西又“卖”给老师们。锉伤了老师们的心,从而写教案的积极性渐减。

2学校领导要求书写教案的规定有失科学,过于偏颇。学校要求语数外老师每周写5个教案,不太现实。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一般情况下,每天都至少担任着 3节课。一些乡村小学的老师每天至少6节课。而要扎扎实实写好一个语文教案至少得需要半天时间。除上课外还需要批阅作文。百十本作文要全批阅,而半天最多也只能批改20本。这还没将那些听课、评课任务计算在内。当然,如果那个老师再出现家庭私事就更加繁忙了。就更别说学校再举行什么特色班了。

3学校的规章制度太死板。缺乏灵活性,从而让老师们的负担一直减轻不下来。 一些教师常年教相同年级的课程,而课程又没有变化,课学校领导却严禁使用老教案上课。哪怕做一些增删都不行。于是,万般无奈之下,教师们整日满腹怨气地伏首只好抄教案了。以应付上级的检查。受困于教案,一部分教师想从事点教育科研提升专业素养都显得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只为应付上级的检查,却不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校本研修。前瞻性缺失,学校的教研教改何以出现成效?

4.洛阳尚庄小学的作法,就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让教师们写教案、改作业。让老师们腾出时间写反思。 而且教学效果奇好,引得全国各地的老师前去参观学习。三门峡卢氏县采取全县统一教案,也值得点赞。他们由县教研员编印,老师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作修改。从而减轻了课业负担。从繁忙的教无中解脱出来,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之中去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