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粉丝越多越赚不了钱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48

为什么粉丝越多越赚不了钱

01 为什么粉丝越多越赚不了钱?

做IP有个很反常识的现象 —— 粉丝越多,可能越挣不了钱。100W的粉丝变不了现,反而那些只有几万,甚至几千粉丝的账号可以月入10W+。

哪些粉丝多却变不了现的IP?—— 典型的有比如做剧情的、搞笑段子的、记录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的。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抖音上一些不到10W粉丝的知识博主,月入百万的却不占少数。过去,我自己曾经在视频号粉丝只有小几百的时候,2周内就成功变现3000+。

图片图片

抖音上剧情、搞笑类的账号粉丝超百万的很多,但是变现效率却不高

那么,问题来了,做IP要变现不都是靠粉丝买单吗?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一个IP能不能变现靠的是精准粉丝。确切的说,是有消费能力的精准粉丝背后的用户需求产生了付费价值。

一个做搞笑段子的账号虽然可以吸引很多粉丝关注,但为什么能产生的付费力却很有限?主要原因有2个。

第一,它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产生不了核心价值。用户关注搞笑段子是用来消遣的,并非一定要关注你的账号,而且拿来消遣这件事,它构成不了用户的刚需。

第二,目标用户的消费能力低。关注搞笑或者剧情账号的,很多都是学生党或者年纪比较轻的用户,在付费产品上的决策成本较高。

而一个粉丝10W+,教用户如何做短视频的个人IP每月能变现超过百万的底层逻辑成立的原因就是抓住了2个关键。

1、短视频变现是个风口,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实现了赚钱,这是个刚性需求

2、目标用户都集中在25岁以上的成年人,想赚钱同时有一定消费能力

图片

抖音上的知识博主董十一,粉丝10W+,但每月变现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

选择有消费能力的精准粉丝可以帮你聚焦目标用户的需求,更容易实现变现。

我有一个朋友要做一个有关女性成长的个人IP,输出的内容既有女性亲密关系,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讲女性职场,平时还分享读书心得,生活旅游啊……等等

你会发现,她每讲一个话题,就会有关心这个话题的用户进来,有些是因为关心职场话题而来,有些是因为情感而来。久而久之,她的用户画像就会变得很杂,从而用户需求就会变得很离散。如果要收费,她无法判断应该推荐什么类型的产品给用户。

而一个IP变现的底层逻辑,就是帮助你的目标用户解决痛点的问题 ( 这句话值得反复读三遍)。所以,一个有商业价值的IP,需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

我是谁?

我能为哪部分的人群提供价值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我将会用什么内容或行动向用户证明我可以被信赖

拿上面的女性成长举例,如果她的定位瞄准在诸如像【为20-35岁一二线女性提供人际关系和沟通】、【为30-35岁女性解决职业转型问题】等一个比较精准群体的话,对于目标用户可以提供的价值会清晰很多。只要你的内容是持续可以提供有效价值的,用户是愿意为你买单的。

如果开始做IP,就想着什么火做什么,什么吸引流量做什么,这条路走不长。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做个人IP,关注精准粉丝的权重要远远大于粉丝的数量,精准粉丝才能转化成为我们的付费用户。

而在个人IP里,哪种方式是变现效率最高且长久稳定的?答案是 —— 知识IP。

这里的“知识IP”,指的是可以依靠知识型内容输出内容,建立个人品牌和版权化商业产品,并可以稳定实现流量获取+变现的个体。

为什么它是有优势稳定长久的?

02 为什么知识IP是很好的个体生意?

从生意的角度来看,无非要满足3个条件:成本低利润高、可规模化、可控性强。

总的来说,个人IP变现的方式主要集中在3类 —— 卖广告、卖货、卖虚拟产品 ( 课程、社群等 )。

通过流量卖广告是其中最不稳定的生意模式。作为乙方,大部分的IP需要靠金主爸爸供养(看脸色),自主可控性差,规模化效应不强。

如果是卖货,即使是卖自己的货,也需要有稳定的供应链做支持,而且货品需要有成本投入,一个商品的利润能做到30%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生意了。

而知识IP相对于其他两种变现模式来说,自产自销几乎没有成本的问题,利润甚至可以做到100%。不仅自主可控性强,无论是课程还是社群都具备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有未来想象的空间。

更何况,对一个可以靠专业知识变现的个体来说,一边持续学习还一边可以赚钱,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03 一个知识IP如何以终为始的思考差异化定位?

做好一个知识IP的收益不小,但是起点也不容易。做一个知识IP有一个最基础的条件——你自己肚子里先得有货.

假设,你想做个美食的IP,但本身你不会做菜做饭,那就没法成立。

但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才有用呢?答案是,对标你的目标用户,有比他们高的信息认知差。

一个知识IP的核心本质是知道你目标用户不知道的信息,圈定目标用户打认知高地。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曾经问我,在大厂做了几年产品,好像没做过特别牛的业绩,总觉得自己这个半吊子水平讲不出什么有用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讲产品嘛?

当然可以,我和他说,你可以讲给大学毕业生听,讲给工作2年以内的初级产品经理听,帮助他们解决找工作、提升技能的问题. 通过解决他们这些痛点问题,持续产生信任,用户就会为你买单.

你看,从商业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定位,起点也许在于变现。

如何找到一个高识别度的差异化定位呢?有两个小方法可以分享给你。

1、可以从人群属性、行业(领域)、地域和个人特质4个方面来锁定细分领域和赛道

举个例子,假设我是个90后的宝妈,我对宝妈的话题有经验也有兴趣,想做这方面的内容输出和知识变现。我应该如何锁定自己的细分领域和赛道呢?

首先,从人群属性来说,同样做亲子的内容,我面对的用户群体是20来岁的宝妈,还是35岁+的宝妈?是要做家庭年收入百万的高净值用户宝妈还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宝妈?

其次,从行业和领域来说。和宝妈有关的话题非常庞大,其中会有很多细分领域可以聊。比如是宝妈的育儿问题,还是宝妈的情感关系问题,抑或是宝妈的健身饮食瘦身,每一个话题可输出的内容都不少……

再者,从地域上来说,我的目标是一线城市的宝妈?还是四五线城市的宝妈?城市地域的不同,需求也会有较大差异

最后,挖掘总结你个人的特质,给到你的人设一个差异化的风格。比如,你是偏知心大姐姐温柔系的,还是职场女强人高冷范儿的.

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差异化标签,比如:最懂一二线城市30-40岁宝妈情感需求的知心妈妈,可以帮助产后宝妈健康快速瘦身的健身学霸姐姐等。

2、选择你擅长的、感兴趣的、能变现的,取三个因素的交叉点

一个能变现的IP从定位就开始了,选什么领域,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兴趣和变现难易几个因素做参考。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可以分享创业的方法论,如果你是个企业管理者,可以讲讲企业中的商业管理。

在我遇到的一些案例中,有个挺典型的问题是,很多人在有一定积累的领域不想变现,想变现的领域又觉得自己现阶段的实力不够。举几个典型例子感受下,

某大厂运营增长岗位,积累过N个还挺牛逼增长案例的小A。因为喜欢茶,想通过输出茶文化来变现,但自己评估后觉得无法输出系统化的茶知识……

工作多年在多家知名企业做产品经理的小B,想通过占星来变现,但目前占星方面相关的知识还在初步学习中,没有可以依靠的变现产品……

与此同时,他们都很纠结,不知道如何做选择

如果你也面临此类情况,你会怎么做?几条中肯的建议给到大家

首先,先想清楚目前阶段主要的诉求是变现还是成长。如果是变现,那么选的领域一定是自己擅长有优势、并且可以在阶段时间里可以交付变现产品的领域。比如,无论你多喜欢占星,如果在短时间内你无法通过咨询接单来进行变现,那就锚定【成长】的思维来培养,不要过多强求变现的可能性

其次,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自己想得很清楚要走变现还是成长,否则我会建议各位优先做【变现】。为什么?

很简单,先用熟悉的领域完成完成小的商业变现,摸索在这过程中踩过的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变现路径。如果未来哪一天,想拓展新的领域,起码底层的变现逻辑是类似的和可迁移的。

最后,尽快完成一次小的商业变现得到正反馈,有利于持续坚持。做知识IP,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从可以稳定输出这个能力来说,已经是很多人的拦路虎了。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 —— 一定要给自己持续的正反馈。如果通过自己的内容别人愿意为你付费了,给你好评了,你会得到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你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最终,源源不断形成这种正循环。

选择定位的赛道和人生一样,先赚钱还是先学习,纠结的根源往往在于不够刨根问底,多问几个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当然,如果想做一个持久型的知识IP,还有很多长期的充分条件。比如需要有结合特定媒介的内容稳定输出能力,流量和基础运营能力,变现产品的设计能力等,这些我们在后续的连载里再和大家一一分享。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文果奇书网